Print By Number :: Hook it Up

Hook it up…

全都掛上來吧……

色彩是一種現象,色彩也可以是一組數字, 一旦是數字,我們就有各種可能性、各種手段、各種數學方式,去操弄、去控制、去管理"色彩"這個現象,尤其是在當前計算能力這麼便宜的時代。

而要能把色彩當作數字來處理,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光譜儀。我們需要一個儀器/設備,將色彩這一個物理現象轉換成數字,我才有機會運用後面的數學手段。

所以,在我發展工具平臺的構思裡,衹要是光譜儀,理論上就可以掛到我的平臺來使用我平臺裡的工具;不管是便宜的(萬元以內),還是貴的(二十萬以上)。

衹要能取得光譜數據,就可以滿足我工作上數據的需求:如光源的色溫、照度、演色指數,顯示器的色彩值、色溫、亮度,印版的版調值(網點值)、印機的色度/濃度、版調……。

這些數據可以用來檢查設備的狀況是不是到位(符合標準),也可以經由物理/數學/統計方法來演算出操作方向,讓操作出來的數據不斷的接近標準值;

再來是管理層面上的意義;同樣的,必須是數字的形式,才能有機會引進更多的數學/統計的工具來做管理 ,以達到更大的管理效益。

我工具平台的另一個原則,降低門檻:儘量降低操作上的技術門檻、還有軟硬體建置成本的門檻。軟體,就是一種將工作想法經由電腦介面來實現的程式碼,既然是自己寫的,先不談成本問題。硬體就沒辦法了,硬體成本的門檻,還是得看看市面上能提供什麼樣的產品?

我一直以來都是在i1的基礎下發展我的工具,它能滿足我所有數據上的需求,取得成本也是在我願意去負擔的範圍內。一般來講,i1就是用到印前之前,很少有人拿i1在車間做印刷控制;在車間做控制的大部分是二十幾萬的eXact 或是SpectroDens;但對我來說,同樣都是光譜計算,eXact 跟SpectroDens的車間功能:如色度、濃度、版調、最佳色度(Best Match) ……這些功能從i1取得光譜值後也都算得出來。當然,i1精度、準度沒有20萬的機器好,但對於印刷這個產業,我認為是夠用了。還有使用的方便性,也沒有20萬的機器好。i1沒有顯示幕,所有的訊息都必須透過電腦,還得掛一條USB線,這些都是i1不如高階儀器的地方。所以,對於印刷廠,我還是會建議使用高階儀器,只要師傅願意去用,能夠發揮儀器的功能,對於幾千萬價值的印機設備,用20萬的儀器來維護印刷品的品質,還是合理的。

對於這些功能齊全的儀器,有必要掛到我的平台嗎?

兩個點。

一個是數據拉到平台後,可以繼續發展我們想要的功能。比如説,可以看到如Beer’s Law 更直覺的圖示、特別色的追色或追蹤在操作上都更加方便、在資訊顯示上,可以超越儀器上3吋屏幕的限制……。

Fig.同樣是"BestMatch"功能,數據拉到平台後,能處理/呈現更多的資訊。如圖示,平台工具可同時把SCCA的"BestMatch "處理出來,也能呈現更直覺的Beer’s Law 圖示。

Fig.SpectroDens的"BestMatch"功能只限制在G7模版,不能用在特別色。數據拉到平台後,所有顔色都可以用上"BestMatch"功能。如圖示,對於特別色追色,SpectroDens只能比對出兩個顏色有2.54個色差。平台工具經由Beer’s Law 可以指出將濃度由1.29降到1.23時,色差可以從2.68進步到1.6。

另一個是管理的意義。

數據拉到平台後,同時也拉進資料庫,我們隨時可以知道這個儀器對哪個印件用了哪些測量功能?什麼時候做過印版版調的測量?測量的頻率是怎麼樣?什麼時候對印機版調做過測量?測量的頻率又是如何?

某一段期間印機版調的變化是怎麼樣?有沒有跟橡皮布的更換時機相關聯?有沒有跟水槽液的ph值、電導度相關聯?有沒有可能跟客戶依印機量測數據在平台上達成產品驗收?……

這些都必須是量測的數據進到資料庫才有可能達成!

Fig.所有的儀器操作記錄,都會登錄到資料庫裏面,這會是將來管理上最好的依据。

所以,不管儀器的高階、低階,將量測數據掛到平臺,是為了開展另一種不同層面的考量。

那低階光譜儀掛上平臺的意義是什麼?

同樣是這兩個意義:數據的擴充運用、與將數據納入管理體系;除了這兩點,另外一個重點是:降低硬體建置的門檻。

上面講了20萬的儀器,我目前的基礎是架在4萬左右的i1,少了一點準度、少了一點便利性,但達成的目標是差不多的。在這裡已經降了一次門檻,有機會的話,我還是要繼續往下降!

降低門檻有很大部分是具備教育的意義。把門檻降低,讓願意進入這個領域的人能更容易跨進來,不管是學生或是業界人士,終究手邊要有個設備能將色彩這個現象轉變成數字,才能夠去體會到將色彩現象轉換到數字之後,我們能怎麼樣依數據去要求色彩品質、或是能怎麼樣依數據去控制色彩品質。

在這樣的思維架構下,這裏不會去談哪個儀器比哪個儀器好的問題。這裏的工作邏輯是:

一、判定這個儀器能不能達到工作範圍,如果達不到就排除,然後尋找其他機會。

二、如果達到我認為的工作範圍,雖然數值不是那麼好,那我就想辦法讓它變得更好。

並不是更精確的數值不需要去追求,而是當我的目的是"擴大參與"時,這個追求暫時要被犧牲。

第一次接觸到的萬元以下的光譜儀,是一個D/8幾何的光譜儀,雖然同是光譜儀,但它跟印刷用的0/45幾何取得的數據差異太大,不適合用在我現在的工作上,只能先把它擺一邊,等有適合的工作條件再把它請出來。

之後又拿到另一個萬元以下的光譜儀,這次是0/45的幾何了,初次用下來,雖然跟i1的數據還是有一些差異,但是我認為已經是進入可工作範圍了。

Fig. 黑色那支是D/8光譜儀,淺綠色那支是0/45光譜儀。

這個儀器目前還有兩個地方要去克服:

第一個是取樣的對位機制,這個產品看來是用來對大面積樣本取樣的,如果要用在印刷品上對5mm見方的樣本取樣,現在操作上還是比較麻煩。

第二是跟i1的數據還是有些差距,雖然我認為它已經在可工作範圍,我還是在找方法讓它能更接近i1(請參考上一篇 Data Approaching)。

Fig.  大量的數據觀察來決定Data Approaching的策略。

最後還是感謝廠商提供產品測試。可能對那些高階產品的廠商比較不好意思;不過也請理解,當有更多的人懂得用數值去要求色彩品質的時候,更精確的數值需求,更方便使用的設備,還是會被推上來的。

CR30 藍牙操作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NJcpw1zuQ

eXact 操作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XR3mJIMbs

SpectroDens、i1、CR30 操作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MpTMuC7B0

Be the first to like.
pixelstats trackingpixel

無迴響

rssComments RSS   transmitTrackBack Identifier URI

No comments. Be the first.

add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