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By Number :: G7 and G7
同樣是做G7 ,大部分廠家通常要求我很快的把數據做進去之後就明年再見,反正日常工作不會拿來用;這次難得有一家廠要我再過去一趟;廠家表示,依著上次G7設定放到工作上使用,印刷成像並沒有很好看,希望再修一下設定值。
這下好了,真有人拿G7在工作中使用,真用上了,也開始要求品質了!
主色(CMYKRGB) OK,灰平衡(CMY504040) OK,R2 OK, wdL*,wdCh OK, 取得G7資格書沒問題。再仔細看一下數據:C的最佳色差預測濃度為1.43,實際執行濃度為1.32,雖然色差2.58在規範之內,但濃度是少了一截,廠家的問題應該就是這裡了。
實際到廠,確實是這邊的問題,廠家反應不夠”飽色”,確實濃度較弱,飽和度是不夠好;再次作業的邏輯很清楚的定調為:把滿版濃度做夠,再由CTP去追灰色平衡。
比較一下新設定:C墨濃度由1.32拉到1.54,M墨濃度由1.55拉到1.64,Y墨幾乎沒動,K墨由1.67拉到1.79;C50MY40灰平衡色塊一樣維持在相似位置。
比較一下印刷成像:在灰色塊維持相似的情況下,外觀也大致維持一致;由於滿版濃度的增加,深色部分多了一些”重量”,也就是廠家要求達成的效果。(測試圖樣中飽和部位不多,手機拍攝也不夠精準,不知讀者能分辨多少?)
檢討:
在做印刷標準化時,不管是Fogra PSO 或 G7, 其實寬容度還蠻大的。以CMYK主色定在5個deltaE(ab),飽和度已經可以感覺到相當的差異;在中間調上,Fogra PSO 的正負4個TVI或是G7的3個delta L 及 3 個 delta Ch其實在視覺上都可以明顯地感覺出差異。但認證的規則就是這樣,只要數據符合規範就認定合格。
作為一個用心的廠家,認證只是基本能力,它只代表規定範圍內的品質,不會出太大錯誤的品質;但不一定代表就是好的品質;廠家的態度因該是以此規範為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一個自己及客戶都可以接受的品質。
難得遇到一家廠家不是只為了資格書,而是實際應用且提出要求,我會繼續期待他們還能提出什麼樣的題目,讓彼此都能夠更精進。
Tags: Fogra PSO, idealliance g7, 印刷標準化
尚無留言
Comments RSS
TrackBack Identifier URI
No comments. Be the firs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