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By Number :: Re-Construct Graphics System…Plate & Press

Re-Construct Graphics System…Plate & Press

不是為了拿証書,主要是讓廠裏好做事。

我把單點灰平衡工具帶到一個新的單位,師傅也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願意去操作它,也漸漸的認同此操作方法帶來的好處;單點灰平衡操作讓大部份的印刷品質不致於有太大問題;

不過沒有太大問題的意思是:還是有些小問題,這就是其中一個:

我們用單點操作在維持灰平衡,CMY滿版位置是不管的,所以有了這種狀況:較飽合部分會有過度或不足的問題

這是一個灰平衡到位但滿版不到位的例子,影像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我們試著不管灰平衡,只把滿版濃度拉到位,它長成這個樣子:

這是典型的印刷系統(Plate&Press)不到位以致滿版位置與灰平衡位置無法兼顧的例子。

如果只顧灰平衡,膚色很清爽,但蘋果不夠紅;如果滿版濃度做到位,蘋果是夠紅了,但膚色顯得暗沈且偏黃;各位覺得該是顧滿版好還是顧灰平衡好?

我的工作邏輯其實很清楚:

一、應該要把系統做到滿版與灰平衡能夠同時到位。

二、機器總是有狀況,如果印刷系統無法滿足滿版與灰平衡同時到位,原則上灰平衡要重於滿版,不過也是要視印件需求而定。

三、如果系統狀況太離譜,在顧好灰平衡同時,滿版(較飽和部份)已無法滿足,這時系統人員就必須介入重建系統,介入的部位不外是印機就是印版;基本上印機變數多,印版變數少,所以照理應該是去處理印機;不過處理印機的成本比起處理印版的成本要大很多,所以這裏要去做取捨;我通常還是以印版去介入系統為多,因為運作成本及時間都比印機少。

要去處理印機的時機大概是:印機50%處網點擴張超過二十幾或是不到10,或是階調分佈指數(r square)不到0.9,這時才會去介入印機。

這次案例我們一樣是由印版介入系統,去重新建立一個滿版與灰平衡都能兼顧的系統。

跟G7考試一樣,先決定滿版濃度,再由CTP調整版調/灰平衡。

放墨濃度有刻意比標準再拉高一點,有兩個用意:

一、油墨乾了之後,濃度/飽和度會再在收殮一些,所以要放得比標準再多一點點。

二、同樣是符合標準的主色色度,可以是飽和度比標準低的,也可以是飽和度比標準高的,我們維持在比標準飽和度高的那一端;在中間調維持住的時候,飽和度比標準還大一些,我們認為這樣的成品會更好看一些(more pleasing)。

Fig. 滿版色域拉到比標準還大一些

這次修版不跑P2P,也不跑Curve,直接取CT25的三點修正。

我們還是有檢查CMYK的網點分佈,網點分佈指數(r square)最低都還有0.96,表示機器的狀態還算好,只用3點來修正是OK的。

重新出版後,維持滿版濃度不變,灰平衡就可以同時到位;或者反過來講,只要單點控制灰平衡到位,滿版色也會同時到位;這樣一來,我們除了是一個維持灰平衡的、不出問題的產品,也同時兼顧了暗部的飽和度與階調、一個質感更好的產品。

*****************************************************************

我們直接從影像來看看其間的差異。

Fig. 左邊為滿版到位、灰色未到位;中間為滿版灰色都有到位;右邊為灰色到位、滿版未到位。僅灰色到位(右)的成品看來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相較於灰色與滿版都到位(中)的成品,反差/立體感就差了一點。

Fig. 左邊為滿版到位、灰色未到位,中間為滿版灰色都有到位,右邊為灰色到位、滿版未到位。這裡比較可以看得出來灰色到位滿版未到位的那一張(右),蘋果的飽和度就顯得不夠。

Fig. 左邊為滿版灰色都有到位;右邊為灰色到位、滿版未到位。左邊那張毛線衣的立體感及鮮艶度都要比右邊那張好。

這樣的工序:確定滿版濃度+CTP 三點修正,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重新交給師傅一個更好做事的架構;師傅還是有空間去做他想要做的調整,但是給他一個好的架構,他做起事來會更順手。

這就是我所謂的廠裡需要有一個系統人員,一個能同時掌握印機與印版資訊的系統人員,這樣的系統人員才能及時給予師傅一個建全的工作架構,而不是印前印刷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出了問題才在互推責任。

Tags:

Print By Number:: Tools for graphics system

印刷系統工具。

Tools for graphics system.

這是在2021年底,我到廠裡教學時廠方錄下的片段,大致涵蓋了我工具主要的能力。


我把內容的幾個重點以文字再敘述一下。

先是談單點的工具,我的單點工具一定是從紙張開始,要有紙張基礎才能做Beer’s Law的色差/濃度預測運算,TV的運算及灰平衡目標設定也都需要紙張這個基礎資料。

單點工具的用法會用在:

Primaries 主色(CMYK)色差/濃度的操作。

灰平衡操作。

特別色追色。

掃描工具:

CT10:印刷基礎資訊。

CT14:CT10+加RGB&CMY300,做G7時的基礎工具。

CT25:CT14+25%、75%TV及灰平衡;同時也是C9及gmi的評分工具;同時也是灰平衡的三點曲綫修正工具。

CT21:版調工具,印版及印機都可以使用。

CT84:CMYK版調工具(21×4),僅印機使用。

CT56:G7Verifier(28×2)。

還有一些工具影片中沒有提到,比如SCTV、Control strip 2013、Fogra Wedge CMYK V3、2 Steps Grayfinder…看看有沒有機會再錄到。

基本上,能掌握到這些工具,印刷不會有出太大的問題,出問題時也可以很快的經由數據找到問題點。

Tags:

Print By Number ::Color/Tone tools for graphics system manager

Color/Tone tools for graphics system manager

我在寫工具,我在幫印機師傅寫工具,更多的是 ,我在幫系統人員寫工具。

什麽是系統人員?

這裏就顯出了產業界的一個問題;當我到廠裏處理印刷問題或上課的時候,我問説:印刷色彩品質出問題是時候,是誰來負責?

印機師傅?廠長?印前人員?品檢人員?業務?設備商?設計人員?

印刷色彩品質會出現問題,牽涉到的因數相當的多,不過大致上還是有幾個方向:印機操作不當、印機本身狀態問題、印版版調設定、設計圖稿色彩定義、業務與客戶之間的色彩訊息溝通。

所以出現問題時,印刷、印前、業務、設計(廠裡的或是客戶的),都有可能是責任歸屬。

我這邊指的誰來負責是:能夠很明確的認定責任歸屬,並且協助他們把問題解決。

而不是出問題時,沒有人去抓出確切的問題點,以至各個部門互推責任;也沒能將問題解決。

這個負起責任的人就是我所謂的"系統人員":能瞭解色彩資訊如何流動、能瞭解各種軟硬體的設定與操作會對色彩資訊傳遞做出什麼樣的影響、能提出做法來解決或修正這些問題。

系統人員必須能夠很快的取得生產過程中的各項資訊,並且根據取得的資訊,做很快的應變來維持生產品質能夠符合預期。

這裡就可以回到我所謂的系統人員工具了。

在談系統工具之前, 要再先談一下我對"工具"架構的看法。

首先我必須要有一個儀器(設備)來取得相關數據;數據的擷取對象可以是顯示器(透射)、印版(反射)、油墨(反射)、光源(透射);我們會去取得諸如濃度、色度、版調、色溫、亮度等等不同應用方式的數據。

在所謂"正規軍"的架構裏,這些數據會分別由各個部門的操作人員,操作他們不同的儀器設備以取得他們各自要的數據;比如説印前人員會用量版器去取得印版的版調數據、用色度計去取得數位樣的色差數據;印機師傅會用濃度計去取得印張上的濃度數據,或用色度計去取得色度、灰平衡數據。

在我的工具架構裡,衹要能取得光譜資訊,我就可以計算出上述濃度、色度、版調、色溫、亮度等等不同應用格式的數據。

我目前儀器的使用是設定在i1光譜儀,相對於"正規軍(eXact+icPlate、SpecrtroDens+SpectroPlate……)",我已經把儀器的成本門檻拉低到正規軍的20%(如果是同時取代Density與Plate兩種功能,那麼我的設備門檻祇有正規軍的10%);雖然在穩定度與精確度上也許沒有正規軍來的好,但我認為已經夠用;印刷產業還不至於是那麼精密的產業。

在這我還是要必須強調一下,我的重點是:衹要是光譜數據,都可以在我的工具平臺上發揮作用,不管是便宜的儀器或是貴的儀器,都是一樣的運算邏輯;雖然目前寫的是i1工具,但從來不排斥各式各樣有光譜能力的儀器進入我的工具平臺,也從來不排斥建議我的顧問廠家使用正規軍的設備以取得更好的穩定度與精確度及使用上的便利性。

或者我應該怎麼說:我努力的在尋求降低系統數據取得的門檻(軟體上的及硬體上的、建置成本上的與工作方法上的),門檻越低,越有機會將這個產業人員的思維帶往數據的方向,從客戶、設計、印前、印刷、業務、品檢……都應該儘可能具備數據的概念,作業流程才會順暢;而系統人員,他則必須知道這裡面所有所有的數據。

我目前做出來的系統人員工具有:

單點1:經由單點操作,可以取得濃度、色度、色差、版調、Beer’s Law 濃度色差預測、灰平衡操作、特別色追色、特別色版調(SCTV)。

單點3:一開始做三個單點操作:紙白、滿版與平網就可以取得版調數據,之後衹要單點操作平網部分,就可以連續取得平網版調數據。

單點3s:同上,運用在特別色及印版。

單點10(CT10):正常狀況下,我是用CT10掃描方式來取得印機操作的基礎資訊,遇到沒有CT10色條的印件時可以用10個單點操作從印件的控制條上取得的CT10的資訊。

單點14(CT14):同上,再加入RGB及CMY300。主要用途是用在G7考試時,決定滿版濃度時使用。

掃描13:G7 P2P的CMY版調分佈只有13格,這個工具是用在P2P印版掃描,以取得印版版調分佈資訊。

掃描10(CT10):CT10掃描操作,印機系統基本資訊。可以取得滿版、灰平衡操作指令;也可以隨同滿版與TV數據用來判斷印刷機狀態。

掃描11(CT11):同上,加入CMY300,用來取得G7的L*目標值。

掃描14(CT14):同掃描11再加上RGB,用在G7考試時,決定滿版濃度時使用。

掃描21(CT21): PSO的版調分佈為21格(0%,5%,10%~95%,100%),這個工具是用在PSO印版掃描,以取得印版版調分佈資訊。印機版調也可以使用。

掃描22(CT22):同上,加入2%,用來觀察最小網點是否呈現。

掃描25(CT25):CT14再加上25%與75%的平網及灰平衡,能更全面的瞭解系統狀況。同時也帶入gmi與C9的評分規則。目前可以導出photoshop .acv、efi .vcc及CGTAS 3點修正曲線,其它格式如Pitstop .eal還在測試中。用在數位樣的快速評估與修正也非常好用。

掃描2×28(CT56):G7 verifier,等同於Curve 4 的 verify 功能,再加上Beer’s Law 預測及灰平衡操作指令,能呈現比Curve 4 verify更多的資訊。

掃描4×21(CT84):PSO的版調格式,CMYK4色一起掃描,總共4×21=84格,只用在印刷機。

掃描4×22(CT88):同上,再加上2%,用來觀察最小網點是否呈現。

EM16:用16個數據快速檢查顯示器的軟打樣能力。16格組成分別是:CMYRGB100、CMYRGB70、K100、Gray、紙白、顯示器白(255,255,255作為計算基準)。

以上是目前已開發的系統人員工具組合,還有其他項目在發展中。系統人員有了以上的數據在手,可以隨時了解生產系統的狀態;印件出問題時,可以快速的判斷原因及提出改善方法。

還是一樣問這個問題,當印刷色彩品質出問題時,是誰的責任?

印機師傅?廠長?印前人員?品檢人員?業務?設備商?設計人員?

有一個比較異端的回答是這樣的:東西印出來不好看,那是客戶的責任;客戶的稿不好看,印出來的東西當然就不好看。

對於一個長期監看生產數據都能符合標準化的單位,印出來的東西不好看,真的衹能怪客戶了。

Tags: ,

Print By Number :: Color Number Manipulating

I’m cheating…

我在騙什麼東西?

當我在處理數位樣的時候,有幾個顏色沒有到位。

以上面這個例子,M100、R(MY100)、G(CY100)色差都超過3。

我如果硬要把它做進去的話,我能有什麼做法?

*重新綫性+重新icc。

*重新icc。

*兩次以上的回饋校色(閉環校色)。

以上幾種做法少不了一個鐘頭以上的時間,而且視系統能力狀況而異,也沒有保證能夠一定做得進去。

這次的做法是:Cheating!

經由圖像及數據:M及G飽和度太大,R則不足;

這次的做法是:欺騙印表機模擬的對象。

由數據顯示,M的目標值是48,74,-3,實際取得的值是48,75,-6,飽和度太大;

如果我欺騙印表機系統說:我的目標值其實飽和度沒那麼大;那它列印出來的結果飽和度是不是就收斂下來?

所以我將M的目標值由48,74,-3改成了48,73,0;

最後得到的結果是 48.41,73.68,-1.94,色差降到1.18。

同樣的欺騙邏輯,使得R色差從3.37降到1.52、G色差從3.69降到1.28。

簡單修正三個數據,結果完美到位,花的時間相對少。

由六角圖看,吻合程度相當好。

工作邏輯已經建立下來:

.以Fogra Media Wedge V3(or G7 control strip 2013)為基礎

.過濾出超過範圍的數據。

.反向補償模擬對象的資料集目標值。

.重新產生icc。

.套用新icc生產即可到位。

邏輯可行,但有一個點要注意;列印系統的色域能力要超過模擬對象的色域能力,要不然怎麼補都補不回來。

Tags: ,

Print by Number :: 2 step Grayfinder

tool development

2 step Grayfinder

用Curve 及p2p 來找灰平衡落點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但那是系統校準工具,不是印機現場生產工具。

在印機現場我用的是單點灰平衡工具(one click gray control),我有一個基本邏輯來處理灰差(both L&Ch)與CMY的放墨關係,這個處理結果不像Curve跟P2P那麼精確,但處理的方向沒有問題,印機師傅控墨鍵在手,一次兩次逼近,也能得到很好的結果。

Fig. 單點灰色工具,印機師傅將亮度差處理到0.41,灰差處理到0.3。

在碳粉機的現場生產邏輯又不太一樣,平印機有控墨鍵直接介入,碳粉機沒有。

現在市面上200萬左右的碳粉機相對還是一個比較不穩定的機器,隨著環境的溫濕度或是紙張本身的塗層及溼度、碳粉的品質、機器本身的溫度、轉印滾筒的狀況……列印狀況都會脫離原始設定。

一般來講,會有線性重建 、icc重建或是P2P重建等各種選項來將系統校正回原始狀態;但這個又要看系統人員怎麼拿捏:要多久去介入一次?或者什麼樣的狀況才去介入?用什麼樣的方式介入?介入的時間成本?介入的工具成本……

依著平印機的邏輯,暫時不管滿版部位,只專心把灰平衡這一點做好,以最精簡的工具及時間成本,穩定維持80分的影像品質輸出,我試著再發展出一條工具線。

如前述,平印機有控墨鍵可以隨時介入,碳粉機沒有控墨鍵可以介入,最適當的介入工具應該就是“曲綫編輯”工具,

工作邏輯是:在監看到灰色位置脫離目標太多時,迅速的找到曲線調整值,利用曲線工具套用調整值後,接下來的生產品就能維持灰色到位,80分以上的產品。

Fig. Fuji-Xerox 曲綫編輯工具

Fig. 善用監看工具,最精簡的CT10可帶出單點(50%)修正值,;CT25則可導出三點(25%、50%、75%)修正值。

Fig. 碳粉機案例演示,以CT25監看一碳粉機生產狀況(無icc,僅依原廠校正程序後的狀況生產),CT25顯示25%處亮度差-0.8,灰差2.7,50%處亮度差2.2,灰差6.7,75%處亮度差3,灰差6.8。

第一道GrayFinder 邏輯找出修正值為:

25% CMY 25、19、19 -> 21、17、17

50% CMY 50、40、40 -> 47、45、35

75% CMY 75、66、66 -> 72、71、61

第二道邏輯是:

依第一道邏輯預測值的CMY再各自給予-1、+0、+1的展開,所以25%、50%、75%各自有3x3x3=27個組合;然後再從這27個組合中找出最接近目標灰值的色塊做為“曲綫工具”修正的依据。

Fig. 依第一道邏輯預測值的CMY再各自給予-1、+0、+1的展開,再從這3x3x3=27個組合中找出最接近目標灰值的組合。

以此案例為例,在25%處,第一道邏輯預測值在21、21、17處可取得最佳灰值,經過第二道邏輯的展開,實際上是在21、20、17處與目標灰值差距最小;亮度差祇有0.41,色差為0.44,灰差為0.16。

在50%處,第一道邏輯預測值在47、45、35處可取得最佳灰值,經過第二道邏輯的展開,實際上是在47、44、36處與目標灰值差距最小;亮度差祇有0.25,色差為1.65,灰差為1.63。

在75%處,第一道邏輯預測值在72、71、61處可取得最佳灰值,經過第二道邏輯的展開,實際上是在72、72、60處與目標灰值差距最小;亮度差為1.05,色差為1.57,灰差為1.17。

我們再整理一下,整體的CMY三點修正如下:

25% CMY 25、19、19 -> 21、20、17

50% CMY 50、40、40 -> 47、44、36

75% CMY 75、66、66 -> 72、72、60

整體的灰值改進如下:

25%處,亮度差由-0.8到0.41,灰差由2.7進步到0.16。

50%處,亮度差由2.2改善-0.25到,灰差由6.7進步到1.63。

75%處,亮度差由3.0改善到-1.,5,灰差由6.8進步到1.17。

然後這裡再説明一下,這裡取得的最佳修正值是根據實體測量,不再是程式預測;它就是一個可以拿到線上實際生產的數值,有別於我的第一道邏輯或是Curve與p2p的操作,那些都衹是預測值,到了線上生產可能都還有需要做一些調整。

工具發展還在進行中,幾個延伸的架構,這裡先提一下。

1 對於不掛icc的操作,基本上這個操作邏輯已經沒有問題,或者說,對於衹是grayscale的需求,這裡的操作是足夠的。

2. 對於掛了icc的操作,這裡的操作還是有它的効益,這個效益的多少關係到icc形成時GCR的設定:儘量減少black對於gray介入,這個gray的修正值才能有足夠的影響力。

3.在尋求最佳灰值時,有亮度優先與灰度優先的考量;幾個操作下來,似乎在75%處以灰度優先會是比較好的操作。還在觀察中。

Tags:

Print By Number :: A perfect failure.

A perfect failure.

前幾天去支援G7 訓練,過程堪稱完美,但結局是失敗的。不過,按主持人説的:Attendees learn more from this!

一樣做一下記錄。

確認一下RIP上CTP沒有用上任何修正曲線。

確認一下RIP上的網線,網點角度設定。

上機前用量版器再次確認印版為1:1線性輸出。

第一個步驟是將CMYK的濃度確認下來。

第一次取樣時間為上午1120,經由Beer’s Law 及六角圖,CMY都必須減墨才能將六角圖帶入更好的位置。

在上午1146的第四次取樣,CMYKRGB均達標,而且數字還不錯。用了半個鐘頭左右的時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任務。

之後找時間檢查了verifier的數據,右邊verifier顯示Targeted直接達標,左邊數據還差一些;從K的網點分佈曲線指數(r2=0.97)也可以確認機器的狀況還不錯。

這一段操作是有可能直接在機器上操作到兩邊Targeted 達標的,不過因為是教學目的, P2P的版調修正還是有必要示範一下。

Fig.右邊verifier數據顯示Targeted達標(數據時間1159)。

第二個步驟是收集P2P數據,然後由Curve輸出版調修正曲線。

我們取了左右各兩張P2P數據,左右兩邊的P2P數據表現不太一樣,如上述,右邊的狀況是比較好的。左邊的數據由於沒有特別去“照顧”它,衹是跟著右邊的濃度一起被帶上來,所以數據的表現差了一些。我們認為右邊的數據更能表現機器的狀態,所以我們只把右邊的兩張數據做平均來做為P2P版調修正的依據。

Curve版調修正CGATS輸出如下,

這次是用Apogee的RIP,Curve4 可以直接輸出Apogee 曲綫檔,所以修正曲線直接輸出,不像上次海德堡的RIP,還要從CGATS做一次中繼改寫。

Fig. Apogee 調入曲線檔,

確認一下,C50處增加2.65%。

量版器再確認一次之後就把印版掛上印刷機。

換版後第一個印樣下來(下午1508), 右邊的verifier就已經Targeted 達標。其實在沒有做curve修正之前,右邊的verify的就已經是Targeted達標,衹是做了之後整個數據呈現更加完美。CMY最大灰差0.99,平均0.69,最大亮度差0.49,平均0.05。

左邊的verifier在第二次的取樣(時間下午1518)也Targeted 達標,兩次取樣10分鐘左右就取得兩邊Targeted的達標。

流程至此,在30分鐘內確定下墨濃度,而且已經有一邊Targeted達標;在機器狀況良好,放墨指令也很有效率的情況下,過程都在劇本掌握之內。

P2P曲線修正後的數據CMY最大灰差只有0.99,平均0.69,最大亮度差0.49,平均亮度差低到只有0.05,線圖也很漂亮,堪稱教課書等級。

一切都往預計方向順利進行;這一次的支援原本只預設做到Targeted到位。但過程順利,節省出了一些時間,數據看著還不錯,就再花點時間看看Colorspace表現怎麼樣。

結果數據還是很不錯,達成數據都在規定數值的一半左右。

到此,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示範:用很精簡的時間,精簡的工具,達到很不錯的數據。

只是,到了隔天,情況又不一樣了!

主持人告知他今天量的數據在M墨是沒有達標的!

我趕緊回去把OK sheet再測一下數據, M墨確實是沒達標。

很快的,我知道問題在哪裡?

乾濕墨的變化太大,超乎我的預期。

我整理了一下,幾個點我沒有掌握好。

當天到廠,廠方才跟我說用的是雪銅紙,我知道雪銅在乾濕的變化要比銅版紙大,但現場已經沒辦法了,我想把數據做緊一點就是了。

現場印機操作時,師傅說烘乾機太吵,怕會影響我講課,所以要把烘乾機關掉了,我也同意了。

原本是要用水光的,當天又說不用了。

水光、雪銅、烘乾;都是乾濕變化重要的因素。這三項我都放掉了;所以完美的程序,隔了一天之後是一組失敗的數據。

我跟主持人說抱歉,沒想到乾溼的變化會這麼大,主持人倒是回我説不用太介意,學員因此能學到更多!

是啊!錯誤的例子永遠能帶來更好的學習。

所以這次是一種過程完美,但是,數據失敗的例子。

我們損失了成績,但是有了更好的學習。

同樣的,我們認證是為了要取得那張證書,還是為了要有更好的工作能力?

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here?

如果是要取得成績

能用銅版就不要用雪銅。

能用的乾燥程序儘可能都用上,UV、水光、烘乾……

數據差儘可能往深的方向,印刷機印出來的東西只會變亮變淺,不可能變深變暗。

Tags:

Print By Number :: Beer’s Law on Brand Name Color management

Beer’s Law on Brand Name Color management

同一家食品廠,兩種產品,兩個不同的印刷廠。

那個橘色我不曉得食品廠有沒有要拿它來當他們的brand name color,我也不知道哪一個廠的顏色才是所謂的“標準”;如果我把“煎餅”廠當成我的目標色,“蛋捲”廠測量下來的數據顯示色差達到4.37。

經由Beer’s Law,“蛋捲”廠衹要把濃度從1.31加到1.43,色差值可以從4.37降到0.63;從這裏我還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這兩家印刷廠用的是同一支油墨,如果不是同一支油墨,Beer’s Law 的色差預測值不可能低到祇有0.63。

衹要簡單一個操作,這家食品廠的產品在賣場上的擺設時,架子上的顏色可以維持在一個色差以內。

想像一下,這樣的一個視覺現象,對於品牌價值的提昇能發揮多少的乘效?

一個簡單的操作,one click control,加墨減墨而已,就可以達成的效果。

品牌商知道嗎?

印刷廠知道嗎?

要想在這個產業的工作觀點上有所變革,知識(訊息)必須到位,工具必須到位。

工具我都已經做好了,訊息面就靠大家了!

#PrintByNumber

#OneClickControl

#BrandNameColor

#義美 看過來

Tags: , ,

Print by Number :: one job, two press

 

Same job from two presses.

同一個印件,兩個印刷廠。

同事拿這個印件來問我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是:色序是不是有問題?

色序是會影響色彩的。在ISO裡正常的三色色序是C->M->Y,我就有遇過一些廠他們就喜歡M->C->Y;稱說他們比較喜歡那樣的藍。

所以看到這樣的差距,我第一個反應就是色序錯了,而且是,上面的那一張是錯的。

我的經驗是,M先印會讓藍往紅的地方偏,也就是會偏紫,所以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上面那張色序錯了。

但同事跟我反應說上面那張好像比較接近數位樣!

那怎麼辦?

這時候,把數據攤出來,會是最好的方法。

於是我用了CT14這個工具。

數據一放出來,事情就清楚了。

第一,兩個廠印得都不好,但是上面那個廠分數好一些,分數比較好主要是把灰色做到位。

2. 上面那張藍色偏紫不是色序問題,從數位様來看,原稿件那個位置就是比較偏紫的色彩;要再多看一點,就是C墨也放得太弱,所以藍色就偏紫。

這裡證明了,靠經驗判斷還是會有問題,數據才是正道。

第三點算是自己的推想:我知道很多廠的操作邏輯都是以維持滿版濃度為主,然後缺乏對中間調的應變。這裡就是一個例子,我們從六角圖來看,下方的廠在維持六角圖上要比上面的廠好很多,但中間調的問題導致灰差達到9以上,師傅好像也沒有警覺,就這樣印下來了。

從以上再來印證我之前的想法:當系統狀況不好時,維持中間調灰平衡到位、放掉滿版的位置,會是比較好的作法。

果然,上方的印件滿版雖然沒有到位,但灰差維持到了2.5以內,這個不是很完美的印件,它更接近數位樣,也被客戶接受了。

我們從數據還看得出來,上方的廠在CMY網點擴張都太大,尤其是C座跟M座都已經到了要檢討的程度,但師傅依然能把灰平衡維持下來,保持了印刷品一定的品質。

下方的廠他們的印機狀況可能還比上面那個廠要好一些,但師傅操作認知的不同,導致印出了客戶不能接受的品質。

我們都應該努力於將系統維持到最好,但系統狀況總有不穩定時候,這時候維持好灰平衡,會是一個比較好、比較安全的作法。

#printbynumber

#oneclickcontrol

#graybalance

#灰平衡

Tags: , ,

Print by Number :: Chung’s lecture and what I think about one click control

Chung’s lecture and what I think about one click control

上星期有幸聽了鍾兆魂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這一個講座下來,我對今後的工作能有更大的把握。

以現階段來說,在色彩管理這個項目上,不管是軟體的能力、機器的計算能力及儀器的能力都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狀態;問題是設備的操作能力不到位的話,所有的色彩管理架構都是白搭。

在眾多的色彩生產設備當中,平版印刷機(offset)算是非常難搞的。作為一個紙張上最高效能的色彩生產設備,平印機結合大量的物理、化學、機械、電機、電子、數據運算等等各方面的領域組合出的一種高效能的生產設備,也因此平印機操作的變數也是來自各個方面;

我們隨手拿幾個單位詞來說說,看一下我們對平印機的操作有多少瞭解:

溫度(環境、油墨、墨輥、水槽液)

溼度(環境、紙張)

電導度(水槽液)

ph值(水槽液、噴粉、紙毛)

濃度(油墨、水槽酒精)

粘度(油墨)

壓力(橡皮滾筒、壓力滾筒、墨輥)

張力(橡皮布、紙張)

拉力(咬爪)

彈性(橡皮布、墨輥)

厚度(橡皮布、襯墊紙、墨膜、紙張、印版)

……

以上這些物理量都有可能影響到平印機印刷的影像色彩品質(尤其是網點擴大),我們瞭解了多少?又能掌握多少?

鍾老師多次提到網點擴大變化,對色彩的影響遠比密度的影響要大得多,而網點擴大背後的因素有多達20個以上;網點擴大的穩定才是機況穩定的最佳指標。

網點擴大不僅僅是機器穩定的指標,也同時是影像色彩穩定的指標;然而現在大部分印刷廠的操作邏輯大多還是以濃度為主。以濃度為主的操作觀念,至少有兩個盲點:

1.維持濃度並不等於維持色彩,同一個濃度在不同的紙張上會呈現的不一定是同樣的色彩;而ISO發佈的只能是色彩值而不是濃度值;我們要追求的是色彩值,而不是濃度值。

2. 如上述,影響網點擴大的變數極多,滿版濃度維持住了,中間調則不一定在哪個位置?而中間調的位置影響色彩的品質更勝於滿版的位置。

在實際的操作上,師傅也不見得都衹是維持濃度,大部分的師傅在操作濃度之餘,會去比對打樣再做一些控墨上的調整。這樣的工作方法看似交待了客戶驗收時色彩品質的問題,因為跟的是著客戶的簽樣,色彩的方向是客戶認可的;但這樣的工作方法,後面還是有幾個盲點(或是缺陷);

1. 師傅從來不會去質疑這個樣符不符合標準;如果這個印樣不符合標準的規範,印機是有可能跟不上的。

2. 在生產操作的當下,師傅很少會去質疑自己的機器是不是在好的狀態;機器如果不是在好的狀態,這個印樣有可能是跟不上的。然後跟不上的處理方式通常都是叫印前重新修色,而不是檢討整個系統狀況有沒有到位。

Fig. 左手邊的印刷品客戶不滿意,業務要求印前部門在photoshop修色,修了好幾個版本都印不到想要的結果,最後是我們讓印版跟印機的組合達成Fogra39的規範後,原始檔案不經過修色就直接達成了客戶要求的色彩成果(右邊)。也就是說,當印刷系統都到位的時候,印機可以更輕易地達成數位樣或者是軟打樣的結果,所以當印機顏色不對時,要先瞭解的是印刷系統(plate+press)有沒有在狀態內?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印前修色,然後鬼打牆的始終達不到預期的効果。

3.客戶在簽樣的時候大多不是在標準光源下簽樣;師傅在標準光源下依據樣張所操作出來的色彩跟客戶在日光燈下簽樣的色彩會有差異;所以有時候也會遇到當客戶在印機控墨臺上看印時,想法又不一樣了。

Fig. 右邊是打樣,左邊是實際的印刷結果,我原以為是師傅操作不到位,但結果是客戶看印時要求的就是左邊那個樣子;所以客戶簽的樣,跟他實際看印時的要求還是有可能不一樣。

4. 師傅在跟樣的時候,還是以眼睛跟自己的認知來做放墨決定,這個時候就是一個脫離數據化、脫離標準化的開始;當換別人來印這個印件或是下一次他自己再印同一個印件時,不見得會印出一樣的效果。

Fig. 同一個印件、同一組版、同一部機器,早班與晚班的師傅印出來的東西不一樣。

師傅看樣跟印,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工作方法。但是有的師傅跟得到,有的師傅跟不到,我們又要做什麼樣的理解?

我們把它分成幾個狀況。

1. 系統狀況好的時候(plate、proof and press, all in good shape),好的師傅,不好的師傅都跟得上;因為系統狀況是好的,一切按標準程序操作,系統自然產生標準化的結果,這也就是標準化的意義,也是我們應該要去追求的;再加上若能完全依循鍾老師的指導,我們不只是跟得上,而且是要很快就跟得上。

2. 系統狀況不好的時候,好的師傅跟得上,不好的師傅跟不上,我們要做什麼樣的理解?

至少,我是做這樣的理解:

我常講印刷標準化就兩件事:滿版到位,中間調到位;當系統狀態不好的時候就很難做到兩者都到位;師傅照顧滿版的時候就顧不到中間調,要把中間調顧好,滿版就不會在位置上。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想一下:當滿版與中間調不能兼顧的時候,顧滿版比較重要,還是顧中間調比較重要?

我的想法是,顧中間調比較重要,因為影像的組成大部分都還是發生在中間調,滿版位置讓他飄走一些對整個影像的影響不大。

再回到師傅跟得上,跟不上這個問題。

我認為在系統狀況不好的時候 ,好的師傅會更專注照顧中間調,而且有能力將CMY這三個頻道的中間調處理到他想達成的色彩,另外一種理解也可以是:好的師傅隨時都有能力將CMY三個頻道的中間調組合出好的灰平衡;相對於所謂不好的師傅,在系統狀況不良的時候,缺乏對中間調的應變能力,這時候師傅要嘛跟不上,要嘛要花好多好多的紙張才跟得上,師傅的價值在這個時間點就看得出來了。

當然還有一個狀況就是:系統狀況爛到的不管怎麼樣厲害的師傅都跟不上;但至少好的師傅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不好的師傅就是瞎猜,然後把責任推到別的部門。

凡事遇到問題了,才看得到價值。

綜合以上,印刷廠應該要有去追求達成第一階層(first tier) 的信念,確實的保養,確實的遵守標準化規範;不管哪一個機台印,哪一位師傅印,什麼時間去印都能印出一樣的標準品質。

但事實上變數如此之多,所以第2階層(2nd tier)要求就是要對中間調能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在系統不是在最好的狀態下,一樣能夠交出80分以上的產品。 好的印刷廠至少要能達到這第二階層的能力。

我試著要把這第二層的能力導入數據化的操作,有別於現在師傅用眼睛及自己的認知去操作機器,數據化的操作概念讓所謂的“不好”的師傅能夠將色彩操作到位,讓“好”的師傅可以每次都能操作出一致的品質。

這個操作概念的基本邏輯是:

每一個印件都有明確灰平衡依循(灰色塊C50MY40的灰值目標為紙張ab值的一半,L值則依紙張類別不同),既然有了明確的灰平衡(中間調)規則,這個對中間調的應變能力也就被規則化下來;一旦有了規則依循,不管誰來執行,都能執行出相同的結果。

有關這單點控制更詳細的敘述,可以參考一下這裡。

http://www.pbn.com.tw/wordpress/2021/10/17/one-click-press-control/

另外我在這單點控制工具的設計上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給印機師傅使用,就是單點測量,單點控制;如果師傅願意的話,它可以掃描10個色塊,同時去瞭解CMYK滿版及中間調的狀態。

第二部分是給系統人員使用,這裡的工具幫助系統人員去隨時監看印版的版調、印機版調、數位樣品質、G7檢驗工具及軟打樣檢查……

提供系統人員方便的檢測工具,以確保印刷系統處於良好穩定的狀態,印機師傅的單點工具才能發揮更全面的價值。

==================================================

話說我把鍾老師的課程內容與一位已經在用我單點工具的師傅聊了一下,他都能同意鍾老師的內容,但也直接講他沒有辦法做到這麼細;我隨口問了最近水槽液的ph值有沒有量,他回說有一陣子沒量了,有量沒量好像差不多。

他目前已經非常依賴單點工具在中間調做即時的調整,近兩年用下來印件沒出過什麼大問題。

我幚他開了方便法門,但好像也因此多少帶出了一些惰性。

説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惰性就是人性中的一大部分。

這樣算來,我的工具算是一個成功的工具嗎?

Tags: , ,

Print By Number:: tool integration

Tool integration for printing system management.

toolSetB

This is how I know my printing system well, in a very fast way.

I know my plate, with a single click on tint or scan mode to reveal the tone curve.

I know my press, with a single click on tint or scan mode to reveal the tone curve.

I know how to handle the solid density, with the help of Beer’s law.

I know how to handle the RGB when doing G7, with help of a*b* hexagon.

I can handle the gray balance, with the G7 grayfinder rule.

I can verify the G7 Targeted in less than 1 minute, so I got more leeway to adjust the press when doing G7 qualification.

I know how good/bad my display is, if necessary.

all with i1 only, and in a very fast way.

#PrintByNumber

#inNumberWe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