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By Number :: A very straightforward softproof system

A very straightforward softproof system

什麼叫做 “直接了當” 的軟打樣系統?

相對比的是 “Photoshop” 的軟打樣系統。

Photoshop 要怎麼做軟打樣?

設定點很多,最起碼要做這個設定:

Fig.  Photoshop 軟打樣設定

在這個設定下,經由EM1工具,我直接在Photoshop用i1去量測顯示器的色彩值。

Fig. EM1 工具經由i1直接量取Photoshop 顯示的色彩值。

Fig. 由數據顯示photoshop的軟打樣具備相當的精確性。

EM1工具顯示此M70色塊數值(60.59,50.81,-6.82)與目標值(61,51,-7)只差0.45de00,這個結果顯示此軟打樣系統的軟硬體設定具備相當的精確性。

但要達到這樣的數值,除了上面提到的設定外,還有至少兩個地方要注意到:

第一個是要在系統裏設定顯示器的icc profile,這樣子Photoshop 才可以根據此profile 來正確的顯示色彩,也就是我們要追求的軟打樣功能。

Fig.在系統裡設定顯示器profile。

第二個是Photoshop裡面的"色彩設定"。

這裡面很多設定會影響到色彩顯示與色彩轉換,我們在第一個設定畫面的"保留CMYK編號"與"模擬紙張顏色"就相當於這裏"轉換選項"–>"方式"裏的"絕對公制色度"。

比較要注意的是,當我們要在photoshop做更精確的軟打樣時,這裏"進階控制"的"去除螢幕色彩飽和度"是不需啟用的。

一般來講,螢幕RGB的飽和度會大於印刷CMYK的飽和度,而photoshop的內定轉換方式是"感應式";在這樣的架構裏,我們會設定"去除螢幕色彩飽和度"10%~20%來讓photoshop的環境比較接近印刷品的預測;不過一旦我們確定要在photoshop上做軟打樣的功能時,就沒有所謂"降低飽和度"這個需求,所以在將photoshop做軟打樣功能時,"去除螢幕色彩飽和度"是不勾選的。

Fig. 做軟打樣時,"去除螢幕色彩飽和度"不勾選。

所以,要在photoshop裡面達到精確的軟打樣功能,除了面板能力要能夠涵蓋印刷CMYK的色域外,還要注意到很多地方的設定。

相對於photoshop的軟打樣設定。我這邊所謂更直接(straitforward)的軟打樣工作方法是:

0.直接在browser上進行,不必啟用任何軟體。

1.選取要打樣的圖像。

2.交代一下這個CMYK圖像的profile及顯示器的profile。

等圖片上傳後就直接在browser呈現軟打樣的効果。

當然,系統顯示一樣要做設定;再來是,此系統直接內定轉換方式為"絕對色度制",不存在其它任何選項。

軟打樣工作網址:http://fredkuo.idv.tw/cc24/proof.php

Fig.在工作網址選取要打樣的圖檔,交代一下圖像的來源profile(CMYK)及上傳顯示器的profile(RGB)。平台會將CMYK圖檔轉換成系統顯示的RGB圖檔以達到軟打樣的効果。

Fig. 等圖片上傳後就直接在browser呈現軟打樣的効果。

除了軟打樣功能,平台也設計了檢驗軟打樣能力的工作方法。經由EM1工具與dp16導具,用最精簡的16個色塊來檢驗系統的軟打樣能力。EM1 工具包可由此取得:https://www.pbn.com.tw/dcounter/

Fig. 用EM1工具配合dp16螢幕導具,直接在顯示器上驗證色彩值。

Fig. 由dp16導具顯示Macbook Pro 面板在C100處差了一些,其餘色彩皆能精確顯示,平均色差為1.05 de00。

此軟打樣系統數據的結果與Photoshop相同,代表使用了相同的色彩轉換邏輯。

跟photoshop軟打樣相比,這個系統直接在browser上面進行,再精簡不過;它是雲端工作方式,在有聯網的地方,就可以進行軟打樣,也就是遠端打樣。遠端打樣這件工作也就是打開Browser而已。

對於面板的驗證,可以經由EM1工具與dp16導具完成。

這幾個工具的整合足以確保軟打樣的品質,工具的發佈與建制也達到最精簡的模式。

經由雲端的工作模式,可以出現這樣子的工作劇本:品牌集團或者供應鏈可以從雲端得知哪些工作站臺是具備軟打樣能力的(比如說分數要在80分以上),並賦予軟打樣簽核的權力,如此,有可能可以進而全面取代實體樣的運作。

這衹是其中的一個劇本,各式各樣的運用,還等待業界的認知。總之,我先把基礎建立下來。

Tags: ,

Print by Number :: SCCA proof module

SCCA proof module

SCCA 打樣模組

先來簡單交代一下什麼叫做SCCA。

SCCA 是以下英文縮寫:

Substrate-Corrected Colorimetric Aims

字面翻譯:

依被印材料修正的色彩目標值。

我簡單把它叫做"紙白修正" 。

SCCA 定義來自 ISO 13655(2009), Graphic technology — Spectral measurement and colorimetric computation for graphic arts images.

我們一般都說印刷是CMYK四色印刷,但更進一步的觀點是:印刷是除CMYK外還要加上被印材料(紙張)的色彩共同形成的色彩現象,所以更進一步的印刷觀念是“CMYK+紙白” 的5色色彩系統。

在印刷標準化中,不管是Fogra還是G7/CRPC,除了CMYK 4色的色彩被規範外,紙張色彩也是被規範下來的,所以5色印刷的觀點其實一直都在,不過一直要到2009年 ISO 13655 SCCA 正式列入 ISO 文件,這個"第5色"帶來的影響明確的被規範下來,擴大了印刷標準化的應用範圍,對那些不符合“傳統紙白”定義的印刷品一樣有一個規範標準。

這裡簡單兩個例子來說明紙白顏色在印刷標準化的應用。

第一個是相對於Fogra39紙張偏藍的紙張,標準紙白是95,0,-2,測試紙張紙白為94.2,1.2,-5.6,相對偏藍。依標準,C100必須印到 Lab 55,-37,-50,但經由SCCA 紙白修正,這時候C100的標準色值將會修正為54.5,-36.1,-52.8,M100 色彩值則由48,74,-3修正到47.6,74.3,-5…

第二個測試紙張紙白為93.9,0.9,1.3,相對偏黃,這時候C100的標準色值將由55,-37,-50修正為54.3,-36.1,-46.5,M100 色彩值則由48,74,-3修正到47.4,73.9,-1.1…

這樣的修正可以帶來幾個效益。

第一個就是解除了紙張的限制,非標準紙白的紙張印刷一樣可以規範。

第二是視覺的統一性(conformity),就像G7的灰平衡目標值隨著紙張變動,SCCA 則是將整個標準資料集隨著紙張變動,同樣有更好的視覺一致性。

第三是對印刷來講, SCCA 的目標值是更容易操作的。想像一下同樣的印刷放墨行為印在不同紙張上,色外觀因紙白影響會有所改變,而這個改變就是依SCCA所算出來的新目標值。也就是說,同樣的印刷行為,印在非標準紙白的紙張上時,不用去更改原本印機的放墨行為,就可以直接符合SCCA算出來的色彩值。所以,SCCA 的運用對印機行為是更合理的,也是更好操作的。

所以,SCCA是一個更好的操作觀念,是一個更合理的操作行為。

那打樣呢?打樣程序是不是要把SCCA目標值帶進來?

我們現在的打樣就是符合某一個印刷標準,例如Fogra39/51 /CRPC6…。那如果我們今天印在非標準紙張上,打樣的設定是不是要做變更?也就是說,打樣的色彩目標值應該去符合那個SCCA 算出來的色彩標準,而不是官方發佈的標準。

所以,新的印刷作業觀念是:先確定紙張,根據紙白數值來架構後續的色彩管理作業。如果紙白數據與標準紙白差距在3個de00內,則以官方標準做為打樣及印刷的目標。如果紙白差距超過3個de00,則啟動SCCA模式,以SCCA數值做為打樣及印刷的目標。

基於以上需求,平臺發展了一個SCCA打樣程序,只要輸入紙白Lab,即可取得SCCA的icc profile,這個icc profile可以做為數位樣的目標,同時也是顯示器軟打樣的目標。

介紹一下SCCA程序介面:

於此網址輸入紙張Lab值:

http://fredkuo.idv.tw/cmykDe/indexe.php

Fig. 於此網址輸入紙張Lab值

輸入紙白後,目前有6種資料集可用,分別是:Fogra39、Fogra51、Fogra52、CRPC6、CRPC3、CRPC5。可取得單純文字檔資料集,或是直接取icc profile。

Fig. 目前有6種資料集可用,可取得單純文字檔資料集,或是直接取icc profile。

文字檔資料集按CGATS格式產生,可輸入到如i1 profiler 等色彩管理程式來產生icc profile ,計算profile 時,可以在色彩管理程式中自訂參數,如總墨量、黑色寬度、灰色置換……等。所得到的profile就可以用來做為數位打樣的目標及軟打樣的目標。

Fig. 在平臺上取得SCCA 資料集文字檔。

平臺上也可以直接取icc profile,直取icc profile 無法自訂參數,目前總墨量統一訂在300。計算icc profile 時對 server loading 很大,請耐心等候(大概要15秒)。

SCCA數位樣 能夠更正確的模擬印刷色彩,對一些原紙打樣的設備,可以避開紙底的墨點,又維持了色彩的精確度。

Fig.  對一些原紙打樣的設備,SCCA數位樣最直接的優點就是不用模擬紙白,可以避開紙底的墨點,又維持了色彩的精確度。

平臺產生profile後,同一網頁還可直接進行軟打樣。

在同一介面上傳要打樣的CMYK圖檔及顯示器的profile,平臺會依据SCCA CMYK profile及顯示器RGB profile計算出符合此顯示器的RGB圖檔。在browser 就可以直接預測此SCCA的印刷效果。

Fig. 平臺上可以直接取得icc profile。在同一介面上傳圖檔及顯示器profile還可同時達成軟打樣功能。

Fig. 上傳圖檔及顯示器profile後,在Web Browser 即可直接進行軟打樣。

#SCCA

#softproof

#proof

Tags: ,

Print By Number :: Offset TV notification system

Offset TV notification system……Logic and Practice

平印版調警示系統……邏輯與習作。

這裡回到一個很基本的問題,一個印刷廠的印刷品質到底是誰的責任?誰來負責?

是印機師傅?是廠長?是印前部門主管?是面對客戶的業務?還是總經理?

話說回來,最後一個階段應該是印刷機師傅,是在他手裡操作出來的成果。那這個意思是:印刷品質的好壞,責任在印機師傅的身上?

這個要看怎麼說了。

我説,印機師傅的操作要占到一半。

或者說,有一半的責任不在印機師傅身上。

這兩個講法實質是一樣,但態度不一樣。

無需否定印機師傅在專業上的經驗與能力,他們比我們更有能力、更有經驗,能經由CMY三種色墨的控制,去逼近他們要的顏色。但前題是:要有好的機器狀態、要有好的樣張、要有好的光源。

大部分的師傅還是會依賴視覺做控墨判斷,好的光源、好的樣張會是他們視覺判斷的基礎;而好的機器狀態則是他們控墨操作的基礎。

所以,建立好的光源、好的數位樣、好的機器狀態,關係到師傅能不能達成好的操作。那建立起這一串"好"的系統是誰的責任?

簡單講,印刷品質的好壞印機師傅的操作佔了一半責任,但也就是一半,另一半要依賴系統人員建立起一個好的環境。

另外一個操作邏輯是,在"標準化"的基礎下,收到合格的數據即可,不需依賴視覺判斷。如此,視覺基礎的光源及樣張就可以不必是那麼重要的因素;只要能掌握好機器狀態,師傅就可以達成好的操作。

所以,機器狀況好不好會是印刷品質最重要的關鍵。但可惜的是,師傅通常很少會去注意到自己的機器狀況到底是在什麼樣的位置?到現在還是經常遇到的,當師傅印不到他想要的色彩,很少會去檢視自己機器的狀況有沒有問題,而是叫印前去修圖或修版。

其實用錯誤的CTP版調去補償錯誤的機器版調來達到成正確結果也是一種可以接受工作方法。但問題是,要不要這麼走,是系統人員根據機器數據做出來的一種判斷,而不是師傅依其主觀意識,印不出來就把責任推到印前。

所以,在印機師傅操作機器的過程中,是不是要加入一道機器監測的程序來了解機器狀況?一方面師傅可以知道自己的機器的狀態;另一方面,也可以通知系統人員,在機器狀態不到位時,做適當的介入處置。

影響機器狀態的因素相當多,我在這裡把它簡化到祇有"滿版到位"與"中間調到"位兩個基本因素。CT10這個工具能以最精簡的型態同時呈現滿版與中間調的位置,印刷機師傅可以經由數據很快的判讀機器的狀態。

至於什麼時機要對系統人員發出系統警示?

目前暫定的規則為:

1.當滿版已到位 (de00<3),但TV高於標準5.5%或低於標準5.5%時,則系統在資料庫登錄警示。

2.當TV大致在標準範圍(標準TV±4.5),但主色de00大於5,則系統在資料庫登錄警示。

3.同一印件號下,警示記錄超過若干件則系統發出警示訊息到系統人員帳號 。

實作演練:

Fig. 印機狀態警示示範:當C墨色彩值到位的狀況下(de00 1.17),C50 TV 漲得不夠(少了5.57%) ,網頁顯示系統警示。M座、Y座滿版與TV50同時到位,表示MY兩座狀況良好;K座滿版與TV50都不到位,不列入機器狀態評估。此CT10工具向資料庫登錄C座警示。

同一印件/機臺累計若干警示後,平台會對系統人員發出警示郵件,

Fig. 當同一印件/機臺超過系統警示記錄10次(暫定)則發出訊息給系統人員帳號。內容包括何時發生、哪一個機臺的哪一個色座、及其執行狀況的網頁連結

在這裡我大致把邏輯理出來了, 工作方法也(暫時)定下來了。但很大的問題是:這個警示訊息該發給誰?

這裏常常提到所謂的"系統人員",但我很少遇到廠裏有這樣子的人員配置。也許是印前主管,也許是廠長,遇到過有特助這個配置的,這個位置好像還不錯!

這裡的讀者,也許可以談一下,在你們的單位,這個警示訊息該發給誰?

Tags:

Print by Number :: scenario of data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data application

數據應用腳本。

平臺的架構原則是所有的測量行為都會登錄到資料庫裡面。至於數據的應用,我這邊先用幾個工具來舉例,這是我對印刷數據應用的想像,所以先稱之為腳本狀態。

1.工具CT10:

  • 用於印刷品質評分。根據滿版到位狀況、中間調(50%)到位狀態及灰平衡到位狀態給予分數,依分數高低來判斷印刷品的好壞。

    Fig. 分數高的印刷品質會比分數低的印刷品質好,單一分數,簡單清楚。

  • 用於印刷控制。依據數據,程式會演算出操作指令,使得下一次操作的數據會更接近目標值。

    Fig. 以此例,放墨不夠,濃度由1.34升到1.48,色差可以由5.51降到3.03。

  • 用於產品驗收。
    CGATS 有一個TR016 印刷品驗收規則,CT10數據足以符合"Tolerance for production variation"的條件,這裡先簡單以下面這個例子做說明:

    針對production variations這一部分:每一印件取20個樣本,依這9格的色差(紙白不列入)再各別取其最大色差70%的位置,給予分級1到4級,每一個級別有其相對應的分數。合併這9格可以取得一個生產狀況的單一分數,這個分數可以用來作為產品驗收的依據。

  • 用於機器狀況警示。

大多數印機師傅的操作觀念多以濃度為主,較少去關注中間調的偏離,但實際影響影像品質的因素確是中間調要大於滿版。CT10的數據模式在同時反映滿版與中間調的位置時,很容易察覺到中間調異常的問題。

Fig .M座滿版濃度已到位,TVI高達9(正常值為±4),顯示M座網點擴張太大,如果此數據型態持續發生,系統將自動發出訊息給管理單位,系統人員需介入處理。

我自己設定的TV警示規則大概是這個樣子:

1.當滿版已到位,但TV高於標準6%或低於標準6%,則系統發出警示。

2.當TV在標準範圍,但主色de大於8,則系統發出警示。

2.工具CT3:印版日常撿查,紀錄印版每日版底、滿版濃度及50%的位置,偏離設定,即發出警示。

3.工具CT21:印版版調每月例行檢查,檢查5%、10%~90%、95%的版調位置,若脫離標準範圍,則發出警示信息,通知系統人員介入。

4.工具CT84:印機版調每月例行檢查,檢查5%、10%~90%、95%的版調位置,若脫離標準範圍,則發出警示信息,通知系統人員介入。

5.CT84印機版調數據比對CT21印版數據

Fig.圖示50%處印機TV值為65.38,屬在標準範圍內,但比對印版50%處為45.76,所以印機端實際擴張為19.62,一樣必須列入印機警示。

如果印刷廠能夠掌握上述數據,並且能夠及時介入解決,印刷品質會出錯的機率就可以降到最低,但普遍看下來很少印刷廠會去做了這些數據的監看。原因大概會是:

1. 經驗式的工作法則,不太會去想這些,憑經驗去操作,印不到就去找印前來修圖或修版。

2. 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自然就不會去執行。

3. 已經能夠瞭解到這方面的知識,但沒有順手的工具,或是執行起來太麻煩,所以也就不做了,或者是做的頻率非常的低,比如說半年才一次。

當然還有一個有重要的因素:印刷廠的沒有一個責任的歸屬者來負責這些資訊,也就是我說的系統人員。找不到人負責,自然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執行數據。

在我設計這些工具的概念裡,就是要儘可能的簡化操作程序。以i1 strip reading 的工作方式,即使是樣本數最多的CT84工具,i1 4次掃描下來,花不到一分鐘時間就能夠有結果。

Fig. CT84 印機TV導表,i1 4次掃描下來,1分鐘時間就能夠有結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VVNg3rIM&t=10s

簡便的工具,快速的反應執行結果,應該可以增加印刷廠願意去監看這些數據的意願。

一旦建立起數據監測的機制,經過長期大量的數據收集,這些大數據的分析可以用在幾個方面。

1.控墨指令的優化,以CT10為例,濃度差該轉換為幾格的控墨鍵動作應該可以被關聯出來,印機師傅的控墨動作應該可以越來越順暢,越快的達到目標值。更細緻的印刷機行為如降墨時色彩改變較慢、加墨時色彩改變較快,這些細緻的變化也能夠經由數據分析及機器參數關聯出來。這些關聯出來的參數如果可以回饋到印刷機,最終可形成更優化的自動控制。

2.在印刷機的滿版位置與中間調位置能否同時到位的警示規則上,累積的數據可以將規則定義得更細緻。必要時再關聯到CT21印版數據與CT84印機版調數據,可以更精確的關聯出更換橡皮布的時機,不像現在還是由師傅自己在做判斷。

3.印機放墨指令補償:比對上光、上膜前後的色彩數據差異,可以在印機操作時即加入補償差異,使得上光/上膜後的色彩數據一樣能跟上標準值。同樣的邏輯也可以用在乾墨/溼墨的色彩補償,使得溼墨的操作數據在乾燥後一樣能跟得上標準值。

Fig. 亮面上光,50%TV值增加將近7%,滿版濃度略增。(左 為TV,右為濃度,藍色為上光數據)

Fig. 從ab圖看,亮面上光在滿版位置差異不大,50%處飽和度會加大。(綠色為上光)

4.依印件內容自動判斷濃度優先或是版調/灰平衡優先。

這裡要做一些說明,在一個狀態良好的印刷系統裡,控墨行為沒有所謂濃度優先或版調優先這回事,但實際上是印刷機變數太多,一定會碰到滿版跟中間調無法同時到位的情況,這時候的操作就必須有一個判斷:是要以滿版濃優先還是以中間調優先來處理。

大多數的師傅都會以滿版濃度的觀點來處理,因為這是最直接取得的數據,是最方便的處理方式,但對於以影像為主的印刷品,網點部分佔據絕大多數的印刷面積,這樣的印刷品硬要以濃度為主的觀念去處理,影像部分是會有問題。這時候以版調優先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相對的,對於包裝印刷、或是一些強調色彩鮮豔的宣傳品,滿版或特別色的佔比會大於網點部分,這時候選擇濃度優先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以上的舉例可以歸納出類似這樣的邏輯規則:

當機器無法滿版與中間調同時到位時,印機操作必須在滿版優先與版調優先做選擇。區分原則大致為:當印刷品的滿版占比大於某一個比例時,則選擇滿版優先,小於某個比例則選擇版調優先。更細緻的區分,可能還是要加入別的參數判斷,或者在不斷的數據學習中達到最優化的規則。

Fig. 依版面滿版佔比決定濃度優先或是版調優先。版面占比資訊可以從CIP3的ppf或者直接掃描影像tif檔取得。

以上,是我對印刷數據運用的部份想法,影像/色彩這種物理現像一但能轉換成數字,我們就可以運用各種物理/數學/統計的工具去處理。要做有効的管理、要自動化,都不能缺少數據。

所以,不管怎麼樣,要能取得數據,才能有將來各種可能性的想像。而且數據要夠多,才足以餵給AI或是Machine learning做更細致的優化。

當用雲的方式來做這種服務的時候,所收到的數據就不再限於單一廠家,而是這個產業,當有越多的數據可以學習的時候,才是這個產業智慧生產的基礎。

Tags:

Print By Number :: Hook it Up

Hook it up…

全都掛上來吧……

色彩是一種現象,色彩也可以是一組數字, 一旦是數字,我們就有各種可能性、各種手段、各種數學方式,去操弄、去控制、去管理"色彩"這個現象,尤其是在當前計算能力這麼便宜的時代。

而要能把色彩當作數字來處理,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光譜儀。我們需要一個儀器/設備,將色彩這一個物理現象轉換成數字,我才有機會運用後面的數學手段。

所以,在我發展工具平臺的構思裡,衹要是光譜儀,理論上就可以掛到我的平臺來使用我平臺裡的工具;不管是便宜的(萬元以內),還是貴的(二十萬以上)。

衹要能取得光譜數據,就可以滿足我工作上數據的需求:如光源的色溫、照度、演色指數,顯示器的色彩值、色溫、亮度,印版的版調值(網點值)、印機的色度/濃度、版調……。

這些數據可以用來檢查設備的狀況是不是到位(符合標準),也可以經由物理/數學/統計方法來演算出操作方向,讓操作出來的數據不斷的接近標準值;

再來是管理層面上的意義;同樣的,必須是數字的形式,才能有機會引進更多的數學/統計的工具來做管理 ,以達到更大的管理效益。

我工具平台的另一個原則,降低門檻:儘量降低操作上的技術門檻、還有軟硬體建置成本的門檻。軟體,就是一種將工作想法經由電腦介面來實現的程式碼,既然是自己寫的,先不談成本問題。硬體就沒辦法了,硬體成本的門檻,還是得看看市面上能提供什麼樣的產品?

我一直以來都是在i1的基礎下發展我的工具,它能滿足我所有數據上的需求,取得成本也是在我願意去負擔的範圍內。一般來講,i1就是用到印前之前,很少有人拿i1在車間做印刷控制;在車間做控制的大部分是二十幾萬的eXact 或是SpectroDens;但對我來說,同樣都是光譜計算,eXact 跟SpectroDens的車間功能:如色度、濃度、版調、最佳色度(Best Match) ……這些功能從i1取得光譜值後也都算得出來。當然,i1精度、準度沒有20萬的機器好,但對於印刷這個產業,我認為是夠用了。還有使用的方便性,也沒有20萬的機器好。i1沒有顯示幕,所有的訊息都必須透過電腦,還得掛一條USB線,這些都是i1不如高階儀器的地方。所以,對於印刷廠,我還是會建議使用高階儀器,只要師傅願意去用,能夠發揮儀器的功能,對於幾千萬價值的印機設備,用20萬的儀器來維護印刷品的品質,還是合理的。

對於這些功能齊全的儀器,有必要掛到我的平台嗎?

兩個點。

一個是數據拉到平台後,可以繼續發展我們想要的功能。比如説,可以看到如Beer’s Law 更直覺的圖示、特別色的追色或追蹤在操作上都更加方便、在資訊顯示上,可以超越儀器上3吋屏幕的限制……。

Fig.同樣是"BestMatch"功能,數據拉到平台後,能處理/呈現更多的資訊。如圖示,平台工具可同時把SCCA的"BestMatch "處理出來,也能呈現更直覺的Beer’s Law 圖示。

Fig.SpectroDens的"BestMatch"功能只限制在G7模版,不能用在特別色。數據拉到平台後,所有顔色都可以用上"BestMatch"功能。如圖示,對於特別色追色,SpectroDens只能比對出兩個顏色有2.54個色差。平台工具經由Beer’s Law 可以指出將濃度由1.29降到1.23時,色差可以從2.68進步到1.6。

另一個是管理的意義。

數據拉到平台後,同時也拉進資料庫,我們隨時可以知道這個儀器對哪個印件用了哪些測量功能?什麼時候做過印版版調的測量?測量的頻率是怎麼樣?什麼時候對印機版調做過測量?測量的頻率又是如何?

某一段期間印機版調的變化是怎麼樣?有沒有跟橡皮布的更換時機相關聯?有沒有跟水槽液的ph值、電導度相關聯?有沒有可能跟客戶依印機量測數據在平台上達成產品驗收?……

這些都必須是量測的數據進到資料庫才有可能達成!

Fig.所有的儀器操作記錄,都會登錄到資料庫裏面,這會是將來管理上最好的依据。

所以,不管儀器的高階、低階,將量測數據掛到平臺,是為了開展另一種不同層面的考量。

那低階光譜儀掛上平臺的意義是什麼?

同樣是這兩個意義:數據的擴充運用、與將數據納入管理體系;除了這兩點,另外一個重點是:降低硬體建置的門檻。

上面講了20萬的儀器,我目前的基礎是架在4萬左右的i1,少了一點準度、少了一點便利性,但達成的目標是差不多的。在這裡已經降了一次門檻,有機會的話,我還是要繼續往下降!

降低門檻有很大部分是具備教育的意義。把門檻降低,讓願意進入這個領域的人能更容易跨進來,不管是學生或是業界人士,終究手邊要有個設備能將色彩這個現象轉變成數字,才能夠去體會到將色彩現象轉換到數字之後,我們能怎麼樣依數據去要求色彩品質、或是能怎麼樣依數據去控制色彩品質。

在這樣的思維架構下,這裏不會去談哪個儀器比哪個儀器好的問題。這裏的工作邏輯是:

一、判定這個儀器能不能達到工作範圍,如果達不到就排除,然後尋找其他機會。

二、如果達到我認為的工作範圍,雖然數值不是那麼好,那我就想辦法讓它變得更好。

並不是更精確的數值不需要去追求,而是當我的目的是"擴大參與"時,這個追求暫時要被犧牲。

第一次接觸到的萬元以下的光譜儀,是一個D/8幾何的光譜儀,雖然同是光譜儀,但它跟印刷用的0/45幾何取得的數據差異太大,不適合用在我現在的工作上,只能先把它擺一邊,等有適合的工作條件再把它請出來。

之後又拿到另一個萬元以下的光譜儀,這次是0/45的幾何了,初次用下來,雖然跟i1的數據還是有一些差異,但是我認為已經是進入可工作範圍了。

Fig. 黑色那支是D/8光譜儀,淺綠色那支是0/45光譜儀。

這個儀器目前還有兩個地方要去克服:

第一個是取樣的對位機制,這個產品看來是用來對大面積樣本取樣的,如果要用在印刷品上對5mm見方的樣本取樣,現在操作上還是比較麻煩。

第二是跟i1的數據還是有些差距,雖然我認為它已經在可工作範圍,我還是在找方法讓它能更接近i1(請參考上一篇 Data Approaching)。

Fig.  大量的數據觀察來決定Data Approaching的策略。

最後還是感謝廠商提供產品測試。可能對那些高階產品的廠商比較不好意思;不過也請理解,當有更多的人懂得用數值去要求色彩品質的時候,更精確的數值需求,更方便使用的設備,還是會被推上來的。

CR30 藍牙操作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NJcpw1zuQ

eXact 操作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XR3mJIMbs

SpectroDens、i1、CR30 操作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MpTMuC7B0

Print By Number :: Data Approaching

Data Approaching

數值迫近修正

簡單講,我手邊有幾部光譜儀,但是他們的數值不一樣,有什麼方式讓他們的數值可以接近?

先給個官方説法:儀器必須每年回廠校正,並取得原廠證明書。

……

在沒能完全遵照官方的做法之前,我自己還是先要想一點辦法。

……

儀器間數據不一樣,會是個問題 ?但究竟要差到的多少才會影響到工作品質?

這個我目前也沒有答案,我的想法是不要超過一個de00吧!可以聽聽各位的看法。

至少,我要處理的是,我能不能讓我手邊這幾部儀器更接近一些!

我是有一個想法可以讓兩部儀器間的數值很接近:用大量的樣本,對每一個光譜反應做三次方或四次方的多項式迴歸,應該可以逼到很近的數值。但這個工程太大,我還沒打算要走到這一步。

我現在的重點會是:有沒有一種簡單的操作,就可以改善兩部儀器間數值的差距?

再一點是,作為一個雲端服務平臺的考慮,有可能收取各種不同光譜儀的數據,我得要有一個機制,在最精簡的操作下,讓不同儀器間的數據能夠更加接近。

雖然在那麼多工具發展中,這是一個較末節的問題,但終究是個問題;趁著現在手邊剛好有三部光譜儀,先試著來處理一下。

工作邏輯、工作方法,有各種可能性,如同先前講的,比較精簡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經由CT10數據觀察,這一次嘗試的想法是:紙白的光譜數據,它同時反映了這個光譜儀提供的光源及sensor的反應;我是不是可以就依据紙白的光譜差距來做其他顏色光譜值修正的依據?

以此邏輯操作,我先找出兩部儀器在同一處紙白的光譜差距,再將此差距套用到要去修正的那部儀器上面。

操作結果如下:

下圖爲SP1與SP2兩個儀器之間CT10的差距,再以SP2為目標值,對SP1做一次光譜值修正後的色差比較。

既然是以紙白的光譜差別作為修正基準,紙白的de00數據從2.4降到0.16,這個沒有問題;其他色塊的平均色差也從1.16降到0.56;看來是有效的修正邏輯。

再來比較一下另外兩部光譜儀SP2與SP3的差距;以SP3為標準,對SP2做一次光譜修正,de00平均色差從0.79降到0.54,看來也是有效的修正,但改善程度就不像SP1與SP2之間有這麼大的進步。

這是我在數值修正這個題目上第一次的嘗試,只取一個紙白作為修正參考,做法單純,大致上也是有好的結果,但還是有一些瑕疵;平均是變小了,但有些色塊的色差是變大了,不過總還是在一個de00色差以內,真要拿來用,我認為是可以的。

就是一個起頭,算是好的結果,如果真有需求,會再去想想更精確的模型。

最後還是感謝提供光譜儀測試的單位,擴展了我這個工作平臺的可能性。

Tags:

Print By Number :: Softproof on Photoshop

Softproof on Photoshop

檢查軟打樣的工具蠻多的,一個問題是,比如說我在 i1 profiler  完成了檢驗程序,他能代表我的顯示器就是一個好的軟打樣環境嗎?

基本上是可以的,但我要更直接的證據。

因為我都在photoshop看圖,我能在photoshop裡證明我的顯示器設定(軟體、硬體)是一個好的軟打樣環境嗎?

所以寫了這個工具:用i1直接在photoshop裡量測色塊,用最直接的方式來瞭解我的photoshop是不是一個好的軟打樣環境。

在量測色塊前先做好以下設定:

setproofPSProofCRPC6_PSsettingABS

模擬對象:CRPC6。

勾選"保留CMYK編號"。

勾選"模擬紙張顏色"。

這邊多提一點,如果你photoshop的"顏色設定"或是"指定描述檔",已經是在CRPC6,這裡的"保留CMYK編號"勾不勾就無所謂了。

先啟動SDK。

執行SDK後要設定幾個地方:

1.對白板校正。

2.給一個顯示器代號,之後的一連串測量都會歸到這個代號裡面。

3.對顯示器最白的地方做測量; i1對顯示器測量的XYZ都必須經過這個白點做 adaptive的計算才能得到合適的Lab值。

我們人眼觀看顯示器的顏色跟觀看紙張上的顏色的機制不太一樣。顯示器是一種自帶光源的,加色法的顏色觀看,人眼會adapte那個最白的地方,所以在取數據前需要一個顯示器上最亮的點作為參考白。

4. 之後就可以直接在photoshop下對色塊做測量了。

同樣的,有很多軟體都會有軟打樣的測試功能,但我自己一直試著找最精簡的程序,這次的取樣色塊有15個,分別是CMYRGB的100跟70的位置,加上K100、紙白及灰平衡總共15個色塊;跟我用CT10去評斷一個印刷系統一樣,用最精簡的樣本就可以去瞭解70%~80%以上的問題。

CMYRGB 100的樣本可以理解,就是去瞭解它色域的能力。70這個位置一方面是去測中間調,一方面去測試ICC的精確能力。

通常要高階的面板(AdobeRGB、P3)才有能力去達成CMYRGB100的位置,對大部分的sRGB面板來說,100的位置是達不到的;但一樣可以觀察70的位置,是不是有準確的達到,對於70部分可以正確達到的面板,一樣是有一定軟打樣的效能。

整個程序下來數據如下。

可以看出MacBook面板的能力還不錯,100處除了C差了一點之外,其他顏色都能夠正確地跟上標準。

總平均色差0.83,最大色差就是在C100:2.94,以90% percetile 去看,平均祇有0.68,最大1.13。這樣子的顯示設備來做軟打樣,能力應該是夠的,而且我們是在photoshop上裡面直接取數據,是一個最直接的示範了。

這裡比對一下,如果沒有在Photoshop做軟打樣的設定,數據相對就沒那麼好了,數據如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eIvdwzfsw

工具包

https://pbn.com.tw/dcounter

download em1Pack.zip

執行  EM1.exe

Tags:

Print By Number :: Softproof on Photoshop

Softproof on Photoshop

檢查軟打樣的工具蠻多的,一個問題是,比如說我在 i1 profiler  完成了檢驗程序,他能代表我的顯示器就是一個好的軟打樣環境嗎?

基本上是可以的,但我要更直接的證據。

因為我都在photoshop看圖,我能在photoshop裡證明我的顯示器設定(軟體、硬體)是一個好的軟打樣環境嗎?

所以寫了這個工具:用i1直接在photoshop裡量測色塊,用最直接的方式來瞭解我的photoshop是不是一個好的軟打樣環境。

在量測色塊前先做好以下設定:

setproofPSProofCRPC6_PSsettingABS

模擬對象:CRPC6。

勾選"保留CMYK編號"。

勾選"模擬紙張顏色"。

這邊多提一點,如果你photoshop的"顏色設定"或是"指定描述檔",已經是在CRPC6,這裡的"保留CMYK編號"勾不勾就無所謂了。

先啟動SDK。

執行SDK後要設定幾個地方:

1.對白板校正。

2.給一個顯示器代號,之後的一連串測量都會歸到這個代號裡面。

3.對顯示器最白的地方做測量; i1對顯示器測量的XYZ都必須經過這個白點做 adaptive的計算才能得到合適的Lab值。

我們人眼觀看顯示器的顏色跟觀看紙張上的顏色的機制不太一樣。顯示器是一種自帶光源的,加色法的顏色觀看,人眼會adapte那個最白的地方,所以在取數據前需要一個顯示器上最亮的點作為參考白。

4. 之後就可以直接在photoshop下對色塊做測量了。

同樣的,有很多軟體都會有軟打樣的測試功能,但我自己一直試著找最精簡的程序,這次的取樣色塊有15個,分別是CMYRGB的100跟70的位置,加上K100、紙白及灰平衡總共15個色塊;跟我用CT10去評斷一個印刷系統一樣,用最精簡的樣本就可以去瞭解70%~80%以上的問題。

CMYRGB 100的樣本可以理解,就是去瞭解它色域的能力。70這個位置一方面是去測中間調,一方面去測試ICC的精確能力。

通常要高階的面板(AdobeRGB、P3)才有能力去達成CMYRGB100的位置,對大部分的sRGB面板來說,100的位置是達不到的;但一樣可以觀察70的位置,是不是有準確的達到,對於70部分可以正確達到的面板,一樣是有一定軟打樣的效能。

整個程序下來數據如下。

可以看出MacBook面板的能力還不錯,100處除了C差了一點之外,其他顏色都能夠正確地跟上標準。

總平均色差0.83,最大色差就是在C100:2.94,以90% percetile 去看,平均祇有0.68,最大1.13。這樣子的顯示設備來做軟打樣,能力應該是夠的,而且我們是在photoshop上裡面直接取數據,是一個最直接的示範了。

這裡比對一下,如果沒有在Photoshop做軟打樣的設定,數據相對就沒那麼好了,數據如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FeIvdwzfsw

工具包

https://pbn.com.tw/dcounter

download em1Pack.zip

執行  EM1.exe

Tags:

Print by number :: Offset printing system monitoring

Offset printing system monitoring

平印系統監看。

我試著要把數據的概念帶入到印機師傅的操作,從最簡化的灰平衡單點操作開始,不過觀察下來,師傅的習慣主要還是以濃度為主,然後再去跟數位樣;單點灰平衡操作最大的好處是影像不會出大問題,但因為機器在變動,只維持單點灰平衡時,滿版的濃度狀況也經常在變動,看來這也會帶造成師傅操作上的困擾;所以,以濃度為主,再去跟數位樣,還是他們比較習慣的操作方式。

所以另外一種操作觀點就是給師傅一個健康的系統狀態再加上正確的數位樣,讓他們在跟樣的時候比較好操作。

要達成這樣的操作概念。先想一下幾件事情。

一、 要能經常監督看系統是不是在好的狀態?

二、要監看哪些數據?

三、什麼時機去監看?誰來監看?

四、 監看到系統脫離正常狀態的時候,要能很快的回復系統

把這幾個問題想清楚,要維持一個穩定的系統並不困難。

要監看些什麼?

我這邊最簡單的架構就是隨時去注意滿版與50%(灰平衡)能不能同時到位?

什麼時間去監看?由誰執行?

其實以市面上軟硬體設備的成熟度,稍加整合,是可以做到機器自動化監控的,當然這也關係到投入多少成本以取得多少的成效。

Fig. 以市面上軟硬體設備的成熟度,稍加整合,是可以做到機器自動化監看的。

在我架構下的最低門檻設定裡,一個光譜儀加上基礎九格色塊(CMYK,100、CMYK,50、灰) 就可以監看四個機座的滿版、中間調/灰平衡能力。

Fig. 印刷基礎九格色塊(CT10)

用一個實際案例來說明基礎九格色塊系的統監看行為:

有師傅跟我說滿版濃度都到位了,但怎麼都跟不上數位樣,中間調一直太暗,要我去檢查一下數位樣設定有沒有問題!


Fig. 師傅反應印刷跟不上數位樣,要我去確認數位樣有沒有問題。

這是經常遇到的狀況,當師傅跟不上樣的時候,通常就是要印前去做一些修正,不管是修圖、修版或是修數位樣,反正就是好讓他“好印”一些。通常印前也多會承受下來,一方面從印前修正是會比較快,消耗的成本也相對少;但把機器處理到正確的位置才是正道。

問題到了我手上,一定是先把數據拉出來看,再決定要怎麼做。


Fig.-6 由數據顯示,滿版濃度到位時,50%的網點擴張都超過20。

我從印樣上的控制條上取得我要的九格數據,數據一攤開就很清楚了, CMY三個色座的網點擴張都太大了,50%的網點擴張都超過20,這樣的印機狀態,當然跟不到正確的數位樣。

從這個例子看出來,很多印刷師傅不會去想一下機器是不是有問題的?他們平常的工作習慣就是依賴眼睛去跟客戶的樣,跟不到的時候就推給印前處理,從來沒去想過自己的機器應該要在什麼狀態!像這樣網點擴張都超過20的機器,只反應說他們跟不上樣,卻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機器機其實是不對的。

再回到系統監看該怎麼執行,由誰執行這個問題。

我的想法是,訓練印刷機師傅去監看這9個數據,也不必經常做,一天看個兩三次,其實就能知道機器是怎麼回事了。而不是說數位樣跟不上時,才去找印前來處理;自己先看一下數據,再來決定要怎麼處理,會是比較合理而且有效率的工作方法。

如果師傅有能力去監看這些資訊,對整個廠裡的作業來講是一個最有效率的點,該要怎麼處理、由誰去處理都會很清楚。

再來舉一個系統監看的例子:

Fig.在140期會訊裡放入了基礎九格導表。

我在會訊也寫了一陣子了,既然是紙媒,也一直在談印刷系統工具,那麼也拿上來試一試吧!

就這樣在上一期(104期)文章裡放了一條基礎九格(CT10)的導表,看看承印我們會訊的印刷廠表現怎麼樣?

數據如下:

Fig. 數據顯示灰色平衡良好,但是C色座是有些狀況。

數據顯示剛好可以通過我的分數系統(75分以上為綠色),仔細分析一下數據內容,先說的是灰平衡有維持住,分數就不會太差,但在滿版位置,C座就有點問題了!

濃度已經到了1.63,已經超過經驗值(1.4~1.5)很多,而網點擴張值只比標準(Fogra39@14)多了3.54;可以推算一下,如果C座放到正確的色度,C座網點擴張可能不到10;原因可以有很多,一個推斷就是C座橡皮布的彈性不足,已經漲不起來,所以要下到1.63這麼高的濃度才能把中間調漲到標準範圍。但畢竟灰色還是維持住,印刷品質還不致於離譜。不過還是建議印刷廠要去整理一下C座,讓工作狀態正常一點。相對起來,MY兩座的狀態就比較正常一點。

經由這兩個案例示範,只要簡單的CT10,就可以大略判斷一個廠的狀態:印刷品質夠不夠好、機器狀態正不正常,都可以看得出來。

不管是用我的CT10導具或任何更高階的工具,重點是操作的印機師傅要有數據的概念,才是廠裏保持品質的最重要關鍵。

Print By Number :: 2 step grayfinder with pitstop egc

2 step grayfinder with pitstop egc(enfocus global change).

兩階段灰階工具很適合在數位機上的運作,因為數位設備很快就可以輸出第2段的灰階導表,測試下來數據上也都能符合預期;之前的操作都是去改變數位機上RIP的曲線;另一種想法是:我直接把曲線修正值用在檔案上面,機器上的設定就可以都不用去動它!

其實一開始就有做photoshop曲線檔(acv),但 acv只能用在圖檔上面,不能用在向量檔上面,對工作流程來說, PDF檔的曲線修正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我陸續在找一些可以對pdf檔做曲線修正的工具, Pitstop算是其中一個 ;它可以一個操作指令就可以對整個PDF檔做曲線修正,像素與向量可以分開選擇,當然也可以選擇都做,算是一個符合我預期的工作方法,如果配上Pitstop server,那就更理想了。

2 step gary finder 的工作邏輯與使用方式,請參考前面的po 文。

https://www.pbn.com.tw/wordpress/2022/01/10/print-by-number-2-step-grayfinder

這裡主要是介紹Pitstop Global Change的應用,也示範兩個案例。

新版的2 step Gray tool 多一個選項叫做"取得Pitstop Global Change 曲線檔。

從裡面可以取得一個Pitstop egc 檔。

到 Acrobat 裏面開啓Pitstop Global Change,然後可以import 從上述頁面下載的egc檔。

import 進來之後用"Edit"功能開啟,檢查一下修正方向是否如預期,這時候順便按一下"save",讓Pitstop分配一個工作號碼,要不然無法正確執行。

範例中CMY504040經由egc修改為49,45,35,顯示器上看起來不太對,但印出來是對的。

這裡還是要再插進來一下標準化的概念:如果所有設備(顯示器、印前、印刷)都能夠遵循標準化設定,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這裡的問題是輸出系統設備不對,我們又不願意去更動輸出系統,所以只好更動我們的檔案;一種負負得正的概念,讓結果是對的。

還是要強調,正確的做法是察覺設備不對的時候就應該去修正設備,而不是更動圖檔。

就像現在也常常遇到的,當印機師傅印出來不對的時候,常常是要求印前去修圖,而不是把自己的機器弄好。

這裡是要試著提出一個工作方案,之前也提過,當印刷系統不對的時候,可以去修正機器、修正印版、也可以去修正圖檔。

之前也提過,正確的態度是去修正機器,但修正機器的成本是比較大的,這裡提供系統人員多一個手段,一樣能達到合格的品質。

再相較起來,之前系統不對時要印前修色,印前人員也是憑感覺修色。這裡的修色是系統化的,印前人員的操作只是套用修正值,沒有任何主觀的操作,既快速又有效。

這邊提供兩個案例。

Fuji Xerox V180,左邊為修正前,中間是第二段的灰階導表,右邊為修正後。

V180Fix

這裡可以看一下灰階數據的改善。

第二個案例是Epson 9890。

左邊圖像是修正前,右邊圖像是修正後。

EP9890Fix

Epson 9890灰階數據的改善狀況。

一次行程的操作,V180只要10分鐘,非常的快;噴墨機要慢一些,但也不會超過20分鐘。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