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階噴墨印表機做數位打樣(Digital proof on consumer inkjet printer)
< ![endif]–>
< ![endif]–>
< ![endif]–>
在低階噴墨印表機做數位打樣(Digital
proof on consumer inkjet printer)
對象:
平面設計公司,平面設計師
現象:
平面出版業以數位打樣(噴墨,彩色雷射)來取代傳統印刷打樣己是確立的現象,然而目前要達到夠qualify的數位樣所需的成本仍相當高,以目前輸出中心所架設的數位樣設備少則數十萬多則上百萬,以某家公司的典型設備為例:一部Epson 9800: 19萬,EFI ColorProof
13 萬,,若要自己作icc profile, 加上eyeone pro with profilemaker publish, 再加上20萬, 如此已是50萬的設置了,這已經不是一般設計公司願意負擔的成本,更不必說是個人設計師了;雖然設計公司未必用到如9800那樣大的format,若以epson 4800加上RIP軟體,由廠商提供內定icc profile, 十來萬的基本門檻是跑不掉的
目的:
既然同是InkJet Printer,對於一個平面設計師,這裡要來探討一個以最低成本架設,以低階噴墨印表機來達成一個品質堪用的數位樣的方案solution.
背景基礎
我們在溝通色彩的時候,所用的敘述通常都是很不精確的,就說”紅”這個顏色的傳達,R255是紅色,MY100也是紅色
,但這兩個”紅”差異是極大的, 就算同是R255, 不同螢幕所呈現的R255也不盡相同,同是MY100,不同印刷廠印出來的MY100也不見得一樣.更何況噴墨印表機的MY100.那差異就更大了. 所以色彩必須要有更精確的標示系統來傳遞., CIE的色彩標示系統是一種將光源,眼睛,及物體的光譜特性一併計算的色彩標示系統,可以很精確的標示一個色彩的”數值”,一旦色彩可以用數值來精確標示,我們就可以用數字來管理,或操縱色彩. 色彩管理(CMS)也就成為印前作業(Prepress)一個重要的題目,而這十來年CMS在軟體與硬體上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在平面出版數位打樣這一塊的運用也己經有很好的成果,唯如前所述,建置成本仍相當高.當然效率與品質是隨著建置成本成正比.但其中用的技術邏輯是相同的,這裡要來嘗試的是一個以最低成本的印表機,以同樣的的技術邏輯,來達成一個印刷數位樣的目的.
設備:
印表機: Canon
IP1000($1700), 墨水:RedStone(CMY,$180),
紙張*:輸出中心提供(一般賣場買不到與銅版紙相似的噴墨紙)
CMS工具*:Eyeone Pro With
ProfileMaker
平台: Adobe CS
on Windows XP
程序:
與高階設置一樣,唯高階RIP有很好的線性工具(Linearization),能做CMYK個別控制,跑的是CMYK導表, icc色彩計算由RIP執行.
低階印表機略過昂貴的RIP,由OS Printer driver 做簡單的墨量控制,色彩表現由CMY執行,K不介入,跑的是RGB導表. icc色彩計算由Adobe環境執行.
Step0: 由印刷機印出參考樣張及取得印刷機Profile.
Step1: 由OS Printer driver 做簡單的墨量控制:原則上是觀察C(G255,B255), M(R255,C255), Y(R255,G255),經由適當的printer driver控制設定,使得其印表機出來的濃度與印刷品的C100,M100,Y100濃度接近
Step2: 印出RGB導表.
Step3: 測量導表,計算ICC profile
Step4: 在Adobe環境設定Source profile(印刷機)及Destination
Profile(印表機)
指定Source
Profile(印刷機)
指定Destination
Profile(印表機)
Step5: 驗証及修正結果
+
結果分析
Sample_ID |
deltaE |
deltaL |
deltaC |
A1 |
1.9 |
0.34 |
4.75 |
A2 |
6.79 |
-5.83 |
10.67 |
B1 |
1.08 |
-0.42 |
2.69 |
B2 |
3 |
-2.88 |
-2.21 |
C1 |
1.34 |
0.02 |
2.55 |
C2 |
2.49 |
-2.44 |
-0.02 |
D1 |
3.86 |
-3.39 |
6.19 |
D2 |
3.28 |
-2.62 |
5.11 |
E1 |
1.99 |
-1.75 |
-0.82 |
E2 |
2.27 |
-1.61 |
1.43 |
F1 |
2.56 |
-2.5 |
0.91 |
F2 |
3.98 |
-2.66 |
4.65 |
G1 |
2.46 |
0.55 |
11.21 |
G2 |
6.03 |
-1.44 |
21.84 |
H1 |
0.69 |
0.23 |
2.12 |
H2 |
1.69 |
-1.37 |
2.71 |
I1 |
0.44 |
0.25 |
-0.8 |
I2 |
2.36 |
-1.27 |
3.1 |
J1 |
2 |
-1.8 |
0.79 |
J2 |
3.54 |
-2.26 |
3.12 |
K1 |
2.35 |
-2.33 |
0.6 |
K2 |
1.88 |
-1.8 |
2.28 |
L1 |
4.84 |
-2.63 |
3.44 |
L2 |
4.74 |
-3.84 |
5.89 |
M1 |
3.17 |
-2.92 |
2.21 |
M2 |
5.74 |
-5.18 |
7.59 |
N1 |
1.97 |
-1.94 |
-0.76 |
N2 |
1.07 |
-0.65 |
1.81 |
O1 |
6.53 |
-5.11 |
11.34 |
O2 |
2.84 |
-1.15 |
4.43 |
P1 |
4.28 |
-2.81 |
3.04 |
P2 |
3.52 |
-2.92 |
2.22 |
Q1 |
7.18 |
-6.61 |
-1 |
Q2 |
1.96 |
-1.02 |
0.59 |
R1 |
1.32 |
-0.69 |
1.16 |
R2 |
1.24 |
-1.21 |
0.26 |
S1 |
0.52 |
0.39 |
-0.17 |
S2 |
1.27 |
-1.1 |
-0.63 |
T1 |
1.14 |
0.17 |
-0.92 |
T2 |
3.21 |
-1.7 |
-2.63 |
U1 |
2.46 |
-0.01 |
-2.11 |
U2 |
3.34 |
-1.48 |
-1.89 |
V1 |
4.85 |
1.47 |
-4.81 |
V2 |
3.52 |
-2.86 |
1.11 |
W1 |
11.61 |
1.91 |
-11.57 |
W2 |
4.76 |
-3.83 |
4.87 |
以Forgra 46個樣本分析,平均色差3.15,較大色差都發生在暗部, Highlight到Midtone均維持在3個色差之內,灰階的 Highlight到Midtone可維持在2個色差之內。
由以上資料結論,低階印表機在暗部的表現較不穩定,但Highlight到Midtone的表現是OK的,灰階的表現也不錯,我認為這樣的表現作數位樣是堪用的。以不到$2000的印表機相較於十來萬的設置,精確度雖然不如,但主要差距多在暗部,對大部分影像影響並不大,主要是成本實在差距太大,使用者若是願意接受暗部不夠精確的缺失,以低階印表機來做數位樣其效益是非常龐大的。
商品形式
1.
紙張: 一般賣場買不到與銅版紙相似的噴墨紙,須尋求管道取得
2.
墨水: 兩個要求: 1,穩定,包括批次之間的穩定及隨時間變化的穩定. 2, CMY儘可能與印刷油墨接近
3.
ICC profile: 一般使者沒有能力與設備取得 ICC profile, 須由廠商隨著墨水與紙張一起供應.
4.
Bundle: 色彩的表現是由紙與墨一起呈現,必須是紙與墨同時提供使用,配合其特定ICC Profile才能達到特定色彩要求
5.
色彩管理的操作有其一定的邏輯與程序,須提供詳細的操作說明文件,如果可能的話,可經由程式協助使用者讓應有的色彩參數到位.
Tags: Color management system, 色彩管理, 印表機, 噴墨
尚無留言
Comments RSS
TrackBack Identifier URI
No comments. Be the first.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