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by Number :: quality diagnostic without control patches.

Press quality diagnostic without control patches.

印刷廠的客訴案,要我給點意見。

壓在下面的是印刷成品,上面那本是樣書。

首先,印刷成品的顔色沒跟上樣書,自然是印刷廠不對;不管樣書的産生符不符合規範,只要是客户認可的樣,就該照客户的樣來生産。

再來才是客觀數據的討論;當生產品與打樣顏色不一樣時,也是有可能樣書的製作是有問題的。

要做到客觀的判斷,必須先去了解原始稿件的色彩資訊。

取得原始檔案後,最快的判斷方式是在一個校正過的顯示系統裏比對。比對結果,樣書的颜色比較接近顯示器的颜色,初步判定,樣書程序相對没有問題,是印刷生產出了問題。

Fig.  左為印刷成品,右為樣書,中間螢幕顯示。螢幕顯示比較接近樣書。

從數據端觀察,以CRPC6 為標的,封面底色M85Y95 的色彩值為 Lab 52,59,49。實際取得樣書的色彩值為51.37,62.67,49.43, de00 1.42,顯示樣書的色彩品質還算不錯。印刷成品的色彩值為49.41,63.9,45.19,de00 4.17。從這裡很清楚,是生產品出了問題。

Fig. 樣書M85Y95與CRPC6差1.42 de00,印刷成品與CRPC6差4.17 de00。

可以清楚的確定是印刷的問題,那可以判斷是那些地方出問題嗎?

從視覺經驗可以很快猜測是M墨太多,這個M墨太多又有兩個方向的考量:是放墨量太多?還是網點擴張太大?

出版品中找不到M100的參考點,不過有找到一個M63的參考點。

由數據顯示,在M63參考點生產品相對於樣書在飽和度多了4,版調(TV)多了3%,所以,印刷機的版調是太重了。

至於M100下墨有沒有太重?由於沒有參考點,所以不得而知;但以濃度與TV值的推算,大概還是可以知道,M墨是下太重了。

繼續來檢討Y墨與C墨的印刷行為。

同樣的,檔案資料上找不到Y100與C100的參考點,衹能由幾個參考點來推測。

找到一個M9Y85的參考點來評估Y座狀態,從Lab值看,生產品的a值比較大,符合前段M墨放太多的假設。b值變小了,有可能是生產品的Y墨太少,也有可能是M9過多的網點擴張將b值往下帶;參考飽合度下降(84->75)及色角度偏離(86.87->85.27),M9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所以,Y墨在生產品是否太少還無法完全定論。

再來看C墨狀態,沒有C100參考點,找了一個C58Y4的參考點,

從版調(TV)看,生產品比樣書多了5%,這裡可以清楚看到,生產品的C墨也是太多了。

綜合以上,相對於樣書,生產品的C墨M墨太重,Y墨可能不足。

將這個原則運用到其他的測試點驗證。

參考點C95M75Y7,a 值由樣書的5.6拉到13,符合印刷操作M墨太多的假設,L值由30降到26也顯示CM過多帶來的影響。

參考點C33Y61,a值由樣書的-27到生產品的-35,符合印刷操作C墨太多的假設。b值由樣書的41到生產品的45,看來生產品在Y墨的中間調版調擴張太大;配合M9Y85參考點,生產品Y放墨不足,只能先理解成生產品Y滿版放墨不足但網點擴張還是偏大。tigerC33Y61

參考點C75M30Y100,a值由樣書的-27到生產品的-35,符合生產品C墨太多的假設,b值由35落後到生產品的19,理解為生產品CM太多降低b值,而滿版Y100也是不足的假設。

tigerGreen

綜合以上,勉強定出結論為:生產品CM滿版及中間調都過多,Y墨則是滿版不足,但網點擴張偏大。

===============================================================

其實,寫了這麽多,真的想講的,只有一句話:把控制導表放進生產流程吧!

一方面師傅在操作時,依導具數據即可即時修正錯誤,就不會有這個客訴案件。

再者是在檢查錯誤時,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知道問題在哪裏:知道滿版位置對不對?知道中間調對不對?而不是像這篇花了好多時間,衹能提供一個假設性的猜測。

哼(ˉ(∞)ˉ)唧

去想試著尋找圖像裏判斷M墨的参考㸃,

在沒有控制色塊的情況下,從原始檔案資訊與成品上取得的色彩數據做參考分析,我們還能知道多少?其它色座有沒有問題?是滿版的問題大還是版調的問題比較大?

Be the first to like.
pixelstats trackingpixel

無迴響

rssComments RSS   transmitTrackBack Identifier URI

No comments. Be the first.

add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