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lor around.
瑞典 馬爾默(Malmö)市立圖書館一角,佈置溫馨的長板凳引起我的注意,用 Google Lens 讀了一下上頭的告示,啊,原來是這麽回事!
Fig. 長板凳上頭的告示
就這樣,這個板凳的色彩成了成了我旅行中的喜好色彩(favorite color);背包裡還帶著小藍牙光譜儀,就把它紀錄下來吧。
Fig. 背包裡還帶著小藍牙光譜儀,就把它紀錄下來吧。
回來後,讓同事把這個色彩配出來,App 測出來色差1.62,可以了,是我記憶中的色彩。
Fig. 配墨系統取得 1.62 色差。
順便測一下單位裡的設備能否實現這個色彩,方法是在Fogra39 設定下,Key 入目標 Lab (81,10, 64),系統換算出可由M23,Y80組合。填入色塊後分別用噴墨及碳粉機輸出,來看看能否實現我的Lab?
輸出後,噴墨能實現色差1.67,碳粉能達到2.52,基於碳粉機的穩定度,這樣的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Fig. 在Fogra39 設定下,Key 入目標 Lab (81,10, 64),系統換算出可由M23,Y80組合。填入色塊後分別用噴墨及碳粉機輸出。
對於創作者而言,色彩始終是一個主觀的概念,然而,在實體世界中,色彩是一個物理現象,是一個可以被數據化的物理現象。這一個色彩,我且主觀的稱它為”馬爾默黃”,但在客觀的物理現象裏,它就是一組數字而已。
當取得客觀的數據後,我可以很客觀的將它實現在我要表達的任何位置:可以是名片、可以是產品包裝、可以是手機殼、可以是3D列印的配件、可以是織品、可以是瓷杯、或者是汽車…
這是一個很小的、很輕便的系統,但這個配置有能力達到兩個色差。相對於主觀的色彩認定,我認為已經提升非常多了!
#PrintByNumber
#Spectrophotometer
尚無留言
Comments RSS
TrackBack Identifier URI
No comments. Be the first.
Leave a comment